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偶题·其二》
《偶题·其二》全文
明 / 庄昶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尤]韵

阿母棚中犬骨收,仰眠对语小詹头。

少将故事留诗活,不为儿孙骨相谋。

(0)
鉴赏

这首诗《偶题(其二)》由明代诗人庄昶所作,通过简练的语言描绘了生活中的一个场景,展现了诗人对于家庭与亲情的深刻理解。

首句“阿母棚中犬骨收”,以“阿母”这一称呼开篇,营造出一种温馨的家庭氛围,随后点明场景——棚中,以及细节——犬骨的收集。这不仅勾勒出一个日常生活的片段,也暗示着岁月的流逝和生命的循环。犬骨的收集,或许象征着对过往时光的回忆与珍惜,或是对生命终结的平静接受。

次句“仰眠对语小詹头”,画面感更强,描绘了一幅家庭成员间和谐相处的温馨场景。两个“对”字,既指空间上的相对,也暗含情感上的呼应,展现出家庭成员间的亲密无间。小詹头的加入,使画面更加生动,增加了生活气息,同时也丰富了人物关系的层次。

后两句“少将故事留诗活,不为儿孙骨相谋”,则从更深层次探讨了家庭与传承的主题。前一句“少将故事留诗活”表达了通过讲述家族故事来传承文化与价值观的意愿,强调了口头传统与文学艺术在家族记忆中的重要性。后一句“不为儿孙骨相谋”,则以一种超脱的态度,指出真正的传承不应局限于物质或外在的条件,而是精神层面的延续与影响,即通过言传身教,让子孙后代能够继承家族的精神财富,而非仅仅追求外在的成功或成就。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日常生活的小片段,巧妙地融入了对家庭、传承、生命意义的思考,展现了诗人细腻的情感世界和深邃的人生哲思。

作者介绍
庄昶

庄昶
朝代:明

庄昶(1437~1499)明代官员、学者。字孔暘,一作孔阳、孔抃,号木斋,晚号活水翁,学者称定山先生,汉族,江浦孝义(今江苏南京浦口区东门镇)人。成化二年进士,历翰林检讨。因反对朝庭灯彩焰火铺张浪费,不愿进诗献赋粉饰太平,与章懋、黄仲昭同谪,人称翰林四谏。被贬桂阳州判官,寻改南京行人司副。以忧归,卜居定山二十余年。弘治间,起为南京吏部郎中。罢归卒,追谥文节。昶诗仿击壤集之体。撰有《庄定山集》十卷。
猜你喜欢

偶览元白长庆集有感逝者

莫悲长庆元丞死,更觅刘郎伴白头。

何事调高酬不得,一生春雪半生愁。

(0)

立秋夕与明卿过子相·其二

清尊玳瑁发,高馆湛卢鸣。

且黜人间语,凭骄秋外声。

异时心竞折,流俗态相惊。

回首驱公事,纵横任两生。

(0)

梅花绝句九首·其九

放歌曾作昔年游,千树梅花滇海头。

宝髻斜簪光照座,一船丝竹载梁州。

(0)

思贤书院十首·其六乡贤祠

高议排山岳,典刑犹乡土。

我来瞻拜馀,花竹映庭户。

(0)

杂诗三十二首·其十一

登山望四海,日夕忽至沉。

俯身眺城廓,痗然沾我襟。

交路夹芳兰,逝驷何骎骎。

朱树蔼閒榭,奇巧媚荒淫。

北里进异舞,高唐呈妙音。

纤罗振芬芳,朝云递嘉吟。

不见秋至草,零落愁春心。

(0)

松南书屋为章先生赋·其一

吴松自昔诗书国,得似君家亦未多。

缃帙牙签数椽屋,百年相继住烟萝。

(0)
诗词分类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诗人
王逸 高拱 薛涛 完颜亮 李隆基 明本 杨广 陆云 李渔 李杰 程颢 袁崇焕 沈括 王同祖 费宏 萧统 朱瞻基 黄清老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