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奉和曾宪长瑞鹤诗三首·其三》
《奉和曾宪长瑞鹤诗三首·其三》全文
明 / 符锡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白凫朱雁品皆空,除却鸾凰是此虫。

会际风云心自逸,掺持霜雪思谁同。

哺雏不饱腥膻味,引领常怀海峤风。

清唳夜中堪起舞,碧天明月转高桐。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鸟类生态画卷,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白鸭、朱雁、鸾凤、霜雪等自然元素的和谐共存,以及它们各自的生活习性和情感世界。

首先,诗人以“白凫朱雁品皆空”开篇,巧妙地运用了对比手法,将白鸭与朱雁置于同一画面之中,却强调了它们在品质上的差异,暗示着不同种类之间存在着本质的不同。接着,“除却鸾凰是此虫”一句,进一步深化了这一对比,明确指出除了鸾凤之外,其他鸟类都只是平凡的存在,突出了鸾凤在诗人眼中的独特地位。

接下来,“会际风云心自逸,掺持霜雪思谁同”两句,运用拟人化的手法,赋予了鸟类以情感和思考的能力。白鸭和朱雁在风云变幻中自由自在,享受着生活的乐趣;而鸾凤则在霜雪覆盖的季节里,独自思考,寻找着心灵的伴侣。这种对比不仅丰富了诗歌的内涵,也增添了深邃的哲理意味。

“哺雏不饱腥膻味,引领常怀海峤风”则通过描述鸾凤对子女的关爱和对远方的向往,进一步展现了鸟类作为父母的责任感和对未知世界的渴望。鸾凤虽然在食物上可能不如其他鸟类那样丰富,但它们的心中却充满了对广阔天地的向往,这种精神追求超越了物质的满足。

最后,“清唳夜中堪起舞,碧天明月转高桐”两句,以鸾凤在夜晚清脆的鸣叫声为线索,将读者带入一个宁静而又充满诗意的境界。鸾凤的歌声在夜空中回荡,仿佛是在邀请人们一同起舞,而碧蓝的天空下,明月高悬,桐树摇曳,构成了一幅和谐美丽的画面。这不仅是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也是对内心平静与和谐生活的向往。

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对不同鸟类生活状态的描绘,展现了自然界中生命的多样性和独特性,同时也蕴含了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对内心世界的深刻思考。

作者介绍

符锡
朝代:明

江西新喻(今新馀)人。符观子。任明代《韶州府治舆图》一书主编。著作有《童蒙须知韵语》、《颖江渡稿》,撰《韶州府志》十卷。
猜你喜欢

采石二首·其二

鸡笼山下是和州,隔岸闻呼见点头。

不见东归夜郎客,锦袍谁共醉扁舟。

(0)

和人感怀

高山在平地,高山地焉知。

明珠出深渊,明珠渊岂期。

高明属在人,惟要须其时。

物理固如此,了不差毫釐。

身世端自窘,岁月相奔驰。

所以得黾勉,吾人惟能诗。

我非知诗者,平昔窃好之。

每出每可愧,未易皆埙篪。

而君不我鄙,论极牙解颐。

六年如一日,不取笑则疑。

彼乌足为计,有类宁同嗤。

一朝召命至,闾里增光辉。

不曰人可贤,但从外物移。

我贤君亦贤,谁能穷是非。

我欲挽君留,留君竟何为。

聊作感慨别,肯效儿女悲。

陈人不自信,流品须维持。

谁谓廊庙姿,如我品乃宜。

江充与丙吉,厚薄惟异施。

其后七叶貂,阴功终表仪。

是等代不乏,浪尔分騧骊。

时哉君何失,仪凤方临池。

为我寄声谢,击壤正自嬉。

勉旃夔龙事,赓载冀勿隳。

立贤本无方,莫为陈言欺。

(0)

和慎思秋日同文馆·其二

秋日同文馆,何人独擅场。

养莪方在沚,琢玉已成章。

笔列千锋阵,庭焚一炷香。

得贤从此始,岂特致民康。

(0)

和慎思诗呈同院诸公·其四

秋日同文馆,群书昼可依。

衰迟多病在,留滞故园归。

但怕酒杯满,莫教诗卷稀。

惟羞狂斐句,瓦砾报珍玑。

(0)

六祖传付偈颂·其二初祖

谁知花叶一中生,二气相催果自成。

体了色空无觅处,有时人说见还婴。

(0)

看山亭·其二

两边红绿路深深,叠怪堆奇出翠岑。

莫道非真窥得破,能侵天巧似无心。

(0)
诗词分类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诗人
费密 刘苍 陈少白 董笃行 李吉甫 金地藏 文秀 魏良臣 柳开 李充 章良能 李亨 陈璚 曹振镛 刘珍 孙楚 段玉裁 周葵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