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和人感怀》
《和人感怀》全文
宋 / 李之仪   形式: 古风

高山在平地,高山地焉知。

明珠出深渊,明珠渊岂期。

高明属在人,惟要须其时。

物理固如此,了不差毫釐。

身世端自窘,岁月相奔驰。

所以得黾勉,吾人惟能诗。

我非知诗者,平昔窃好之。

每出每可愧,未易皆埙篪。

而君不我鄙,论极牙解颐。

六年如一日,不取笑则疑。

彼乌足为计,有类宁同嗤。

一朝召命至,闾里增光辉。

不曰人可贤,但从外物移。

我贤君亦贤,谁能穷是非。

我欲挽君留,留君竟何为。

聊作感慨别,肯效儿女悲。

陈人不自信,流品须维持。

谁谓廊庙姿,如我品乃宜。

江充与丙吉,厚薄惟异施。

其后七叶貂,阴功终表仪。

是等代不乏,浪尔分騧骊。

时哉君何失,仪凤方临池。

为我寄声谢,击壤正自嬉。

勉旃夔龙事,赓载冀勿隳。

立贤本无方,莫为陈言欺。

(0)
鉴赏

这首诗由宋代诗人李之仪所作,名为《和人感怀》。诗中以高山、明珠比喻人才的卓越,强调了时机对于个人发展的重要性。接着,诗人通过“身世端自窘,岁月相奔驰”表达了人生的不易与时间的紧迫。随后,诗人提到自己虽非专业的诗人,但对诗歌有着浓厚的兴趣,并对友人的赞赏表示感激。

诗的后半部分,诗人以“一朝召命至,闾里增光辉”描绘了被召唤的荣耀时刻,同时也提出了“人可贤”的观点,即无论地位高低,都应具备优秀品质。诗人希望友人能留下,但最终理解了“留君竟何为”,选择以感慨的方式告别,避免儿女般的悲伤。

最后,诗人鼓励友人保持高尚的品德,继续创作,不要被陈词滥调所束缚。他坚信立贤不应有固定的模式,反对盲目遵循传统观念。整首诗情感真挚,寓意深刻,展现了诗人对友情、才华与时代变迁的深刻思考。

作者介绍
李之仪

李之仪
朝代:宋   字:端叔   籍贯:沧州无棣(庆云县)   生辰:1038~1117

李之仪(1048~1117)北宋词人。字端叔,自号姑溪居士、姑溪老农。汉族,沧州无棣(今属山东省)人。哲宗元祐初为枢密院编修官,通判原州。元祐末从苏轼于定州幕府,朝夕倡酬。元符中监内香药库,御史石豫参劾他曾为苏轼幕僚,不可以任京官,被停职。徽宗崇宁初提举河东常平。后因得罪权贵蔡京,除名编管太平州(今安徽当涂),后遇赦复官,晚年卜居当涂。著有《姑溪词》一卷、《姑溪居士前集》五十卷和《姑溪题跋》二卷。
猜你喜欢

过闸简莫水部

疏闸密闸连一带,南船北船此关隘。

往年水小谨启闭,十目五日闸边待。

今年济水偶然溢,雪浪奔腾复砰湃。

下如落井上登天,三老无功神是赖。

谁移两山作一门,管束千流与万派。

当初本为畜水设,岂知水大亦为阂。

世间未有无敝法,十利未免兼一害。

人言月河且缓筑,不然水势无由杀。

闸官恨不高于山,设心措意或有在。

冬官先生大气力,能令驽钝追骥快。

征夫自是怀往途,见月望弦今已再。

履霜又恐阻冰冻,帝乡尚在红云外。

噫嘻水大莫怨迟,还胜从前水小时。

(0)

次韵朱教谕题邑庠讲堂·其二

坐稳蒲团想太清,先天画外得全经。

四时长觉春无恙,谁讶秋深草满庭。

(0)

思过亭

林野生来失佩韦,回头四十九年非。

故乡寸地堪思想,莫恋并州不肯归。

(0)

赠高抑斋太守·其五

东溪通黄河,万里自天上。

饮流寻其源,月掬光在掌。

九曲来棹歌,静夜得清响。

光霁正无边,劳我驰梦想。

(0)

冬夜与惟清小酌用笼字韵

山蔬挑得满筠笼,草草杯盘放箸空。

枉顾有情怜鲍子,躬耕无计学庞公。

雨滋竹色浮新翠,风飐灯花落细红。

觞咏不知过夜半,满阶人影月明中。

(0)

雨窗感怀

故人曾约看花游,及到花时亦缪悠。

鸿雁影沈江上雨,洞箫声断水边楼。

风光自是难留物,身世真如不系舟。

宦辙东西念儿子,天涯回首不胜愁。

(0)
诗词分类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诗人
徐阶 陈亮 王观 吴澄 王逸 高拱 薛涛 完颜亮 李隆基 明本 杨广 陆云 李渔 李杰 程颢 袁崇焕 沈括 王同祖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