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至江村正好嬉。老红生翠一川迷。
田娘箬帽分秧去,乡客泥船载草归。
溪犊卧,水禽啼。日斜官路过人稀。
一陂野葛花如雪,蚱蜢蜻蜓历乱飞。
夏至江村正好嬉。老红生翠一川迷。
田娘箬帽分秧去,乡客泥船载草归。
溪犊卧,水禽啼。日斜官路过人稀。
一陂野葛花如雪,蚱蜢蜻蜓历乱飞。
这首《鹧鸪天》描绘了夏日江村的生动景象,充满了浓厚的生活气息和自然之美。
首句“夏至江村正好嬉”点明时节与地点,夏至时分,江村正是游玩的好时候,暗示了一种轻松愉快的氛围。接着“老红生翠一川迷”一句,以“老红”与“生翠”对比,色彩鲜明,描绘出一片绿意盎然、生机勃勃的景象,同时“一川迷”则增添了几分朦胧之美,让人仿佛置身于一幅流动的画卷之中。
“田娘箬帽分秧去,乡客泥船载草归”两句,通过农妇和乡客的活动,展现了乡村生活的日常场景。农妇头戴箬帽,忙碌地分秧,而乡客则乘着泥船满载而归,两幅画面相互映衬,既表现了劳动的艰辛,也体现了收获的喜悦。
“溪犊卧,水禽啼”描绘了宁静祥和的乡村夜晚,溪边的小牛悠闲地躺着休息,水中的禽鸟发出啼鸣,构成了一幅和谐的画面。而“日斜官路过人稀”则在时间的推移中,展现出乡村生活的宁静与悠远,官道上行人稀少,更添了几分静谧之感。
最后,“一陂野葛花如雪,蚱蜢蜻蜓历乱飞”将视线拉回田野,野葛花盛开如雪,色彩鲜艳,与蚱蜢、蜻蜓的飞舞交织在一起,不仅增加了画面的动态美,也赋予了整个场景以生命力。蚱蜢与蜻蜓的“历乱飞”,生动地描绘了夏日田野的活泼与自由。
整首词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夏日江村的自然风光与乡村生活,既有对自然美的赞美,也有对田园生活的向往,是一幅充满诗意的乡村画卷。
郭里人家如掌上,檐前树木映窗棂。
烟霞若接天台地,分野应侵婺女星。
驿路古今通北阙,仙溪日夜入东溟。
綵衣才子多吟啸,公退时时见画屏。
天下金衣侣,还能贶草莱。
风流晋王谢,言语汉邹枚。
公等久安在,今绝何处来?
山禽正嘈杂,慰我日徘徊。
浩露烟壒尽,月光閒有馀。
松篁细阴影,重以帘牖疏。
泛览星粲粲,轻河悠碧虚。
纤云不成叶,脉脉风丝舒。
丹灶炽东序,烧香罗玉书。
飘飘魂神举,若骖鸾鹤舆。
感念夙昔意,华尚簪与裾。
簪裾讵几许,累创吞钩鱼。
今闻馨香道,一以悟臭帤。
悟觉誓不惑,永抱胎仙居。
昼夜欣所适,安知岁云除。
行行二三友,君怀复何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