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里人家如掌上,檐前树木映窗棂。
烟霞若接天台地,分野应侵婺女星。
驿路古今通北阙,仙溪日夜入东溟。
綵衣才子多吟啸,公退时时见画屏。
郭里人家如掌上,檐前树木映窗棂。
烟霞若接天台地,分野应侵婺女星。
驿路古今通北阙,仙溪日夜入东溟。
綵衣才子多吟啸,公退时时见画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山水田园图,诗人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自己超然物外、与自然合一的情怀。
“郭里人家如掌上”一句,以高远的视角看待人间烟火,给人一种俯瞰世界的感觉,表达了一种超脱世俗的心境。“檐前树木映窗棂”则是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通过窗棂的框架看到外面树木的姿态,营造出一个宁静、和谐的居住空间。
“烟霞若接天台地”一句,把远方的地平线与天空相连,不仅扩大了视野,更增添了一份仙境般的意境。“分野应侵婺女星”则是对自然界中微妙变化的观察,通过对比和星辰来形容田野的边际,显得既诗意盎然又不失自然之真。
“驿路古今通北阙,仙溪日夜入东溟”两句,通过时间(古今)与空间(北阙、东溟)的交织,勾勒出一幅跨越时空的壮丽画卷。这里的“驿路”和“仙溪”不仅是地理上的指示,更隐喻着人生旅途中的不息探索与向往。
最后,“綵衣才子多吟啸,公退时时见画屏”两句,则描写了诗人或才子的生活状态和内心世界。他们穿着华丽的服饰(绣衣),在清幽的环境中吟诵诗歌,表现出一种对艺术的追求与享受。而“公退时时见画屏”则暗示了诗人退隐后的闲适生活,每当夜深人静之时,独自欣赏着画屏中的美景。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情感,展现了一种超脱尘世、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活理想。
将军趋朝求召见,天子传宣御水殿。
将军廷辨声怒嗔,百官拱手颜色变。
中使促对上龙舟,有事面奏香案头。
舟中天子东面坐,将军俯伏汗交流。
汗流浃背猛气沮,诏谓将军从容语。
垆烟移近再三陈,但闻誓死报明主!
叩头再拜出君门,忆起胸中未尽言。
天威咫尺说不得,始信君王是至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