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山中言事》
《山中言事》全文
唐 / 方干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日与村家事渐同,烧松啜茗学邻翁。

池塘月撼芙蕖浪,窗户凉生薜荔风。

书幌昼昏岚气里,巢枝俯折雪声中。

山阴钓叟无知己,窥镜挦多鬓欲空。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shānzhōngyánshì
táng / fānggān

cūnjiāshìjiàntóngshāosōngchuòmíngxuélínwēng
chítángyuèhànlàng

chuāngliángshēngfēng
shūhuǎngzhòuhūnláncháozhīzhéxuěshēngzhōng

shānyīndiàosǒuzhīkuījìngxiánduōbìnkōng

注释
日:时间,这里指日常生活。
村家:农家,乡村人家。
事渐同:生活逐渐变得相似。
烧松:燃烧松木,古人有时用松木熏香或煮茶增香。
啜茗:品茶。
邻翁:邻居的老翁。
池塘:积水的池子。
月撼:月光摇动,形容月光映照水面波动的样子。
芙蕖:荷花的别称。
窗户:窗和门,泛指房屋的开口处。
凉生:产生凉意。
薜荔:一种常绿藤本植物,此处用以形容风中植物摇曳的情景。
书幌:遮挡书斋的帘子。
昼昏:白天也显得昏暗。
岚气:山林间的雾气。
巢枝:鸟巢所在的树枝。
俯折:向下弯曲。
雪声:雪落下的声音。
山阴:山的北面,常指幽静之地。
钓叟:钓鱼的老翁。
无知己:没有理解自己的朋友。
窥镜:照镜子。
挦多:抓扯,这里指整理胡须或头发的动作。
鬓欲空:鬓角几乎要秃了,形容年老。
翻译
日子渐渐与农家事务相同,点燃松木煮茶效仿邻家老翁。
池塘中月色摇动荷花轻浪,窗户边凉风吹拂着薜荔藤蔓。
书帘在白天的雾气里显得昏暗,鸟巢低垂在树枝上,雪落下的声音清晰可闻。
山阴处的钓鱼老翁没有知己朋友,照镜子时胡乱抓着已稀疏的白发。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隐居山中的生活情景和心境。"日与村家事渐同,烧松啜茗学邻翁"表明诗人已经融入了自然界,与山野间的农家无异,甚至学会了邻里老人的生活方式,如烧松叶做茶,啜茗等。

"池塘月撼芙蕖浪,窗户凉生薜荔风"写出了山中秋夜的宁静与清凉,月光下池塘里的荷花随波动,窗前则是薜荔之风,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意境。

"书幌昼昏岚气里,巢枝俯折雪声中"诗人在书案前的生活也十分安逸,昼夜不分,只有远处山岚中的云雾和近处树枝上积雪的清脆声音打破宁静。

"山阴钓叟无知己,窥镜挦多鬓欲空"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在山中虽然过着悠闲自得的生活,但内心深处还是感到孤独,没有知音。诗人偶尔还会照镜子,看见自己头上的白发日渐增多,感到时光易逝,生命如空。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和个人感受的描写,展现了诗人超脱尘世、自在于山林之间的情怀。

作者介绍
方干

方干
朝代:唐   号:玄英   籍贯:睦州青溪(今淳安)   生辰:809—888

方干(836—903),字雄飞,号玄英,门人私谥曰玄英先生。睦州青溪(今浙江淳安)人。为人质野,喜凌侮。每见人设三拜,曰礼数有三,时人呼为“方三拜”。徐凝一见器之,授以诗律。唐宪宗元和三年举进士。钱塘太守姚合视其貌陋,缺唇,卑之。懿宗咸通中,隐居会稽镜湖。有诗集。
猜你喜欢

昼夜乐·其二

秀香家住桃花径。算神仙、才堪并。

层波细剪明眸,腻玉圆搓素颈。爱把歌喉当筵逞。

遏天边,乱云愁凝。言语似娇莺,一声声堪听。

洞房饮散帘帏静。拥香衾、欢心称。

金炉麝袅青烟,凤帐烛摇红影。无限狂心乘酒兴。

这欢娱、渐入嘉景。犹自怨邻鸡,道秋宵不永。

(0)

柳梢青·其一

约略春痕。吹香新句,照影清尊。

洗尽时妆,效颦西子,不负东昏。金沙旧事休论。

尽消得、东风返魂。一段真情,风前孤驿,雪后前村。

(0)

菩萨蛮.正平梅雪

银河宛转三千曲。浴凫飞鹭澄波绿。何处是归舟。夕阳江上楼。

天憎梅浪发。故下封枝雪。深院卷帘看。应怜江上寒。

(0)

万里春

千红万翠。簇定清明天气。

为怜他、种种清香,好难为不醉。我爱深如你。

我心在、个人心里。便相看、老却春风,莫无些欢意。

(0)

秋词三首·其三

蓐收功成将整驾,万顷黄云收晚稼。

公私逋负一洗空,怀抱喜看儿娅姹。

从来婚聘不出乡,长自东家适西舍。

年丰人乐我作诗,朝耕夜织谁能画。

(0)

初秋四首·其二

藉草沾衣露,沿溪掠面风。

桐凋无茂绿,莲老有疏红。

小彴攲危度,邻园曲折通。

新秋得强健,一笑莫匆匆。

(0)
诗词分类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诗人
梁焘 都穆 温峤 班婕妤 陈时政 叶法善 储瓘 吴少微 王和卿 李星沅 朱子奢 戴永植 辨才 黄定 刘时中 王韫秀 张鸣善 杨恽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