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赠中岳僧》
《赠中岳僧》全文
唐 / 方干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坐来丛木大,谁见入岩年。

多病长留药,无忧亦是禅。

支床移片石,舂粟引高泉。

尽愿求心法,逢谁即拟传。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zèngzhōngyuèsēng
táng / fānggān

zuòláicóngshuíjiànyánnián
duōbìngchángliúyàoyōushìchán

zhīchuángpiànshíchōngyǐngāoquán
jìnyuànqiúxīnféngshuíchuán

注释
坐来:坐着的时候。
丛木:茂密的树木。
大:高大,茂盛。
入岩年:在岩石间生长的年岁。
多病:经常生病。
长留药:长期保存药物。
无忧:没有忧虑。
亦是禅:也是一种禅修的状态。
支床:支撑床铺。
移片石:移动一块石头。
舂粟:舂米,即捣米。
引高泉:引来高山的泉水。
尽愿:全心全意地希望。
求心法:寻求内心的修行方法。
逢谁:遇到任何人。
即拟传:就打算传授。
翻译
坐着看周围的树木已长得如此高大,谁能知晓它们在岩石间成长了多少年。
因多病常常需要留存药物,而心中无烦恼也是一种修行禅定。
为支撑床铺移来一块石头,舂米取水直接引自高山清泉。
我一心渴望寻求内心的修行之法,遇到任何人都想传授给他。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方干创作的《赠中岳僧》,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于清静生活和禅修境界的向往。开篇“坐来丛木大”,表现了僧人的隐居环境,是在一片茂密的树林之中,这种宁静的氛围为僧人的内心修炼提供了良好的外部条件。“谁见入岩年”则透露出时间的流逝,岩洞成为僧人超脱世俗、隐居修行的象征。

“多病长留药”,说明僧人可能因为身体原因而长期停留在此地服用药物,但这并未影响他内心的平静。“无忧亦是禅”表明,即使面对生理之需,也能保持一颗平常心,这正体现了佛家修行中的超然态度。

“支床移片石”,则描绘了一种简单而自然的生活状态,僧人在大自然中寻找平衡和安宁。“舂粟引高泉”表现了僧人的自给自足和对自然资源的利用,同时也体现出一种对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活方式。

“尽愿求心法”,表达了诗人对于佛家心法的追求,希望能够领悟到最深刻的人生真理。“逢谁即拟传”则显示了一种急切的心情,渴望遇见可与之共鸣的知己,以便将自己的所学和感悟传承下去。

整首诗通过对僧人生活场景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于佛家生活、禅修境界以及自然和谐相处的向往和追求。

作者介绍
方干

方干
朝代:唐   号:玄英   籍贯:睦州青溪(今淳安)   生辰:809—888

方干(836—903),字雄飞,号玄英,门人私谥曰玄英先生。睦州青溪(今浙江淳安)人。为人质野,喜凌侮。每见人设三拜,曰礼数有三,时人呼为“方三拜”。徐凝一见器之,授以诗律。唐宪宗元和三年举进士。钱塘太守姚合视其貌陋,缺唇,卑之。懿宗咸通中,隐居会稽镜湖。有诗集。
猜你喜欢

伤俞四盲子伯安为其父仲蔚绝后也·其一

汝生不成生,汝死乃真死。

可怜桑苎翁,今作若敖鬼。

(0)

弇园杂咏四十三首·其二十忘鱼矶

我非汉庄光,钓矶满苍藓。

虽有种鱼经,生来不开卷。

(0)

用前例送家弟敬美视闽中学然至北水关而止盖余已徙居乡故也

祖席何妨远,依然北水门。

信知情至处,一步也消魂。

(0)

赠张五鹿三绝句·其三

若个是何汤,老作受经生。

一当天子问,推毂桓春卿。

(0)

贻拱辰兄诗之来岁为辛巳秋有传举丈夫子者再得四绝句·其一

念无凌风翮,啖汝洗儿果。

莫笑侬无功,一字珠一颗。

(0)

为胡元瑞题绿萝馆二十咏·其十九胡床

胡郎坐胡床,却发庾公兴。

冉冉南楼月,徐徐破残暝。

(0)
诗词分类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诗人
唐之淳 张诩 曾广钧 释宝昙 杨时 谢逸 虞堪 罗伦 王弘诲 叶颙 朱朴 庞尚鹏 邹元标 释智愚 郑珍 释心月 尹廷高 叶春及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