婺星元只傍三台,寿母华筵向此开。
笙奏紫鸾千里至,书传青雀五云来。
汝南月旦乡人重,洛下风烟使者回。
会见汉宫师事礼,东征谁似大家才。
婺星元只傍三台,寿母华筵向此开。
笙奏紫鸾千里至,书传青雀五云来。
汝南月旦乡人重,洛下风烟使者回。
会见汉宫师事礼,东征谁似大家才。
这首诗描绘了王太史胤昌为上寿太夫人所举办的盛大宴会场景。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典故,展现了宴会的隆重与尊贵。
首联“婺星元只傍三台,寿母华筵向此开”,以“婺星”象征太夫人,点明主题是庆祝太夫人的寿辰。三台则暗喻朝廷高位,暗示太夫人德高望重,受到极高礼遇。华筵即豪华的宴席,预示着盛宴的开启。
颔联“笙奏紫鸾千里至,书传青雀五云来”,通过“紫鸾”和“青雀”的传说,以及“五云”的祥瑞之象,形象地描绘了宾客从远方赶来参加宴会的情景,表达了对太夫人的敬仰之情。
颈联“汝南月旦乡人重,洛下风烟使者回”,引用了“月旦评”的典故,表示乡亲们对太夫人的尊敬,同时也借“洛下风烟使者回”形容使者从洛阳返回,进一步强调了宴会的盛大和太夫人的影响力。
尾联“会见汉宫师事礼,东征谁似大家才”,将宴会的场景与历史上的汉宫相联系,暗示太夫人如同汉宫中的尊贵人物,受到极高的礼遇。同时,通过“东征谁似大家才”这一问句,表达了对太夫人才能的赞美,认为在众多贤者中,她的才能尤为出众。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典故,生动地展现了王太史胤昌为上寿太夫人举办的宴会盛况,以及对太夫人的崇高敬意和赞美。
雅俗传祠日,年华重宴辰。
初阳澹江雾,小雨破街尘。
客盖浮轻吹,斋刀俨后陈。
林芳催兔目,原色换龙鳞。
壤路歌声杂,褠倡舞叠新。
持杯遍酬客,惟欠眼中人。
去年诏赴淮阳郡,手合鱼符拥使辀。
今岁恩叨玉堂署,头簪凤笔从宸游。
孤蓬逐吹无时定,倦鸟逢林只自休。
暗隙遂容私照日,奔湍信有不沈舟。
身归讵敢夸三组,目眩何能读九丘。
白发纷垂文思轧,此生荣遇若为酬。
春遍西湖上,湖漪绿胜醅。
惊鱼迎濑跃,斗鸭拥波来。
柳已缘烟重,花仍赴暖开。
侧汀烟媚筱,卧石水衔苔。
岸转横杠度,川穷饮舫回。
暗浮虫聿役,閒立鹭毰毸。
野畔平如界,林蹊润不埃。
光浮好云日,影倒静楼台。
山色乘晴露,霞容著暝催。
溪行凡几曲,恨乏昔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