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秋寄□江舒公》
《秋寄□江舒公》全文
唐 / 唐求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文]韵

故人何处望,秋色满江濆。

入水溪虫乱,过桥山路分。

鹤归松上月,僧入竹间云。

莫惜中宵磬,从教梦里闻。

(0)
翻译
老朋友在何处遥望,秋天的景色布满了江边。
溪流中的小虫纷乱穿梭,过桥后山路开始分岔。
白鹤归巢,月光洒在松树上,僧人在竹林间隐没于云雾中。
不要吝惜半夜的钟声,就让它的回响在梦中萦绕吧。
注释
故人:老朋友。
何处:哪里。
秋色:秋天的景色。
江濆:江边。
溪虫:小溪中的昆虫。
乱:纷乱。
过桥:过桥后。
山路分:山路开始分岔。
鹤归:白鹤归巢。
松上月:松树上的月光。
僧入:僧人进入。
竹间云:竹林间的云雾。
莫惜:不要吝惜。
中宵:半夜。
磬:寺庙中的钟声。
梦里闻:在梦中听到。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秋天的山水画卷,诗人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表达了对远方故人的思念之情。

"故人何处望,秋色满江濆。" 这两句设定了整首诗的情感基调和场景,诗人站在秋意浓重的江边,心中充满对远方亲友的渴望和怀念。秋天的景色常用来表达凄凉、孤寂之情,这里则是诗人内心世界的写照。

"入水溪虫乱,过桥山路分。" 这两句通过溪水中的虫鸣声和曲折的小路,进一步渲染了秋天的静谧与荒凉,同时也隐含着人生的崎岖与选择的多样性。

"鹤归松上月,僧入竹间云。" 这两句则是通过鹤飞回松树下、僧人步入竹林中来描绘出超然物外的禅意和宁静之境。月亮象征着清辉与孤独,而云则给人以遮蔽与神秘的感觉。

"莫惜中宵磬, 从教梦里闻。" 这最后两句是诗人对夜晚钟声的感受,表达了对佛法的向往和追求,以及通过梦境来聆听佛理的愿望。“中宵磬”即半夜里的钟声,是佛寺中的常见景象,而“梦里闻”则是诗人希望在精神层面上与佛法相通的一种表达。

整首诗语言简洁而意境深远,通过对秋天自然景物的描写和禅意的渲染,表现了诗人对故人的思念以及对于精神世界的追求。

作者介绍
唐求

唐求
朝代:唐

唐求[唐](约880~约907)(约公元九零六年前后在世),一作唐俅或唐球,蜀州青城县味江镇(今属四川省崇州市)人。生卒年均不详,约唐哀帝天佑年间前后在世。唐末隐居味江山中,人称“唐山人”或“ 唐隐居”。王建占据成都后,召他为参谋,但他拒绝与之合作。在长期的隐居生活中,他以诗自娱,以诗言志,以诗寄情,把写诗当作自己的第二生命。唐唐求主要活动于唐武宗会昌年间至唐灭亡前后,思想兼融儒释道三家。他的诗作反映了当时社会状况及下层文人心态,风格清新自然, 丰富了晚唐诗歌的艺术表现手法。
猜你喜欢

清明有感

举目关河尽乱离,旧坟新冢正累累。

落花满径东风恶,芳草连天野客悲。

无酒无诗寒食节,半晴半雨夕阳时。

垂杨不识兴亡恨,也杂蓬蒿上翠扉。

(0)

庚子雪中十二律·其四

梨云梅月苦纷纭,冻蝶寒蜂错认春。

远近江山皆种玉,东南天地正飞尘。

烟蓑垂钓风标远,石鼎煎茶气味新。

幸有千年佳趣在,老翁清赏未全贫。

(0)

草堂寺有怀东阳辉老

萧寺荒凉绕翠屏,高僧无复定诗盟。

雨侵深径苔花冷,风度浮云柳絮轻。

岩下古碑遗旧迹,亭前流水诉新声。

昔年高座谭经地,夜夜虚堂贮月明。

(0)

代居官寄友

不信宦游拙,功名未有成。

半生燕北老,十载越南征。

每叹黄金尽,空惊白发生。

何时灯火夜,相与话归耕。

(0)

己酉雪

人世白雪封,光辉万境同。

江山迷夜月,宇宙动春风。

柳絮高情远,梨花旧梦空。

蹇驴怀郑綮,清赏灞桥东。

(0)

读荆轲传

壮士西游遂不还,英雄千古笑燕丹。

至今幽蓟秋风道,依旧萧萧易水寒。

(0)
诗词分类
唐诗三百首 宋词三百首 幼儿必背 小学必背 初中必背 高中必背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诗人
崔枢 许宣平 黄式三 查道 蔡寅斗 范文程 刘裕 洪拟 司马懿 唐姬 顾可适 彭伉 安磐 王彦威 季振宜 刘弗陵 张肃 刘义庆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