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人何处望,秋色满江濆。
入水溪虫乱,过桥山路分。
鹤归松上月,僧入竹间云。
莫惜中宵磬,从教梦里闻。
故人何处望,秋色满江濆。
入水溪虫乱,过桥山路分。
鹤归松上月,僧入竹间云。
莫惜中宵磬,从教梦里闻。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秋天的山水画卷,诗人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表达了对远方故人的思念之情。
"故人何处望,秋色满江濆。" 这两句设定了整首诗的情感基调和场景,诗人站在秋意浓重的江边,心中充满对远方亲友的渴望和怀念。秋天的景色常用来表达凄凉、孤寂之情,这里则是诗人内心世界的写照。
"入水溪虫乱,过桥山路分。" 这两句通过溪水中的虫鸣声和曲折的小路,进一步渲染了秋天的静谧与荒凉,同时也隐含着人生的崎岖与选择的多样性。
"鹤归松上月,僧入竹间云。" 这两句则是通过鹤飞回松树下、僧人步入竹林中来描绘出超然物外的禅意和宁静之境。月亮象征着清辉与孤独,而云则给人以遮蔽与神秘的感觉。
"莫惜中宵磬, 从教梦里闻。" 这最后两句是诗人对夜晚钟声的感受,表达了对佛法的向往和追求,以及通过梦境来聆听佛理的愿望。“中宵磬”即半夜里的钟声,是佛寺中的常见景象,而“梦里闻”则是诗人希望在精神层面上与佛法相通的一种表达。
整首诗语言简洁而意境深远,通过对秋天自然景物的描写和禅意的渲染,表现了诗人对故人的思念以及对于精神世界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