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目关河尽乱离,旧坟新冢正累累。
落花满径东风恶,芳草连天野客悲。
无酒无诗寒食节,半晴半雨夕阳时。
垂杨不识兴亡恨,也杂蓬蒿上翠扉。
举目关河尽乱离,旧坟新冢正累累。
落花满径东风恶,芳草连天野客悲。
无酒无诗寒食节,半晴半雨夕阳时。
垂杨不识兴亡恨,也杂蓬蒿上翠扉。
这首诗是元末明初诗人叶颙所作的《清明有感》,表达了作者在清明时节对战乱离散、生死哀愁的深深感慨。首句“举目关河尽乱离”,描绘出眼前社会动荡不安,山河破碎的景象,充满了凄凉与无奈。接着,“旧坟新冢正累累”暗示了战争带来的大量死亡,生者对逝者的哀思与无尽的悲痛。
“落花满径东风恶,芳草连天野客悲”通过自然景物的描绘,进一步渲染了哀伤的氛围。落花飘零,东风凄厉,连天的芳草映衬着行人的孤寂与哀伤。在清明这个本应祭扫先人的节日里,“无酒无诗寒食节”,诗人身处清冷之中,更显孤独与哀愁。
“半晴半雨夕阳时”描绘出清明时节特有的天气,阴晴不定,如同诗人的心情一般,既是对现实的写照,也是对未来命运的象征。最后,“垂杨不识兴亡恨,也杂蓬蒿上翠扉”以垂杨无知,不知人间兴衰,反衬出诗人对世事变迁的深深感慨,以及对个人命运无法左右的无奈。
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质朴,通过清明节的场景,展现了战乱时期人们生活的艰辛和内心世界的苦楚,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