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信宦游拙,功名未有成。
半生燕北老,十载越南征。
每叹黄金尽,空惊白发生。
何时灯火夜,相与话归耕。
不信宦游拙,功名未有成。
半生燕北老,十载越南征。
每叹黄金尽,空惊白发生。
何时灯火夜,相与话归耕。
这首诗是元末明初诗人叶颙所作的《代居官寄友》,表达了作者对于仕途奔波的感慨和对田园生活的向往。首句“不信宦游拙”,流露出对自己在官场中才能未能得到充分发挥的无奈和自嘲。接着,“功名未有成”进一步强调了这种未能实现功名的遗憾。
诗中“半生燕北老,十载越南征”描绘了诗人一生中大部分时间都在北方和南方的官场奔波劳碌,显示出他为官生涯的艰辛和漫长。“每叹黄金尽,空惊白发生”则直接抒发了对时光流逝、青春不再的感叹,以及对金钱财富未能带来实质满足的反思。
最后两句“何时灯火夜,相与话归耕”,诗人期盼着能有一天在宁静的夜晚,与朋友共聚一堂,谈论归隐田园的生活,表达了他对田园生活的深深向往和对官场生活的厌倦。整首诗情感真挚,寓言深刻,展现了诗人对人生道路的深沉思考。
白云在江东,或在南山阿。
美人惜远行,看云愁奈何。
驱车适故道,千里遥关河。
鸣鸟出幽谷,奔鹿驯阳坡。
壮游岂不好,流景惊易过。
君子乐台莱,游子悲蓼莪。
明发不能寐,去意宁逶迤。
汤汤彭蠡泽,浩浩扬澜波。
征帆挂长风,兰芷春香多。
酌子以卮酒,侑以骊驹歌。
离忧勿扰萦,壮心期靡他。
南山有乔松,千尺长枝柯。
珍重凌云姿,清阴遍蓬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