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战深秋始罢兵,六师冬尽尚南征。
诚微未足回天意,性僻还多拂世情。
烟水沧江从鹤好,风云溟海任龙争。
他年若访陶元亮,五柳新居在赤城。
百战深秋始罢兵,六师冬尽尚南征。
诚微未足回天意,性僻还多拂世情。
烟水沧江从鹤好,风云溟海任龙争。
他年若访陶元亮,五柳新居在赤城。
这首诗是明代哲学家、心学代表人物王守仁所作的《即事漫述四首(其二)》。诗中描绘了深秋结束战争、冬季军队继续南征的情景,表达了诗人对个人命运与社会现实之间矛盾的深刻思考。
首联“百战深秋始罢兵,六师冬尽尚南征”描绘了战争的残酷与结束,以及即便在寒冷的冬季,军队仍需继续南征的景象,暗示了战争的无休止和对人民的沉重负担。
颔联“诚微未足回天意,性僻还多拂世情”表达了诗人对自己力量微薄的自谦,以及性格独特导致与世俗不合的感慨。这里既有对个人命运的无奈,也隐含着对社会现实的批判。
颈联“烟水沧江从鹤好,风云溟海任龙争”运用自然界的意象,鹤在烟水苍茫的江面上自由飞翔,龙在深邃的海洋中争斗翻腾,象征着诗人向往自由、不为世俗所拘束的心境,同时也暗喻了个人在复杂社会中的挣扎与追求。
尾联“他年若访陶元亮,五柳新居在赤城”以东晋大诗人陶渊明为参照,表达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状态的向往,希望未来能像陶渊明一样,远离尘嚣,过上宁静淡泊的生活。同时,“五柳新居在赤城”也寄托了对美好未来的憧憬。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描绘战争与和平、个人与社会、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冲突与和谐,展现了诗人深邃的思想情感和对生活的独特见解。
逐胜不怯寒,秋山闲独登。
依稀小径通,深处逢来僧。
侧石拥寒溜,欹松悬古藤。
明书问知友,兴咏将谁能。
上卿增命服,都护扬归旆。
杂虏尽朝周,诸胡皆自郐。
鸣笳瀚海曲,按节阳关外。
落日下河源,寒山静秋塞。
万方氛祲息,六合乾坤大。
无战是天心,天心同覆载。
洛阳才子姑苏客,桂苑殊非故乡陌。
九江枫树几回青,一片扬州五湖白。
扬州时有下江兵,兰陵镇前吹笛声。
夜火人归富春郭,秋风鹤唳石头城。
周郎陆弟为俦侣,对舞前溪歌白纻。
曲几书留小史家,草堂棋赌山阴墅。
衣冠若话外台臣,先数夫君席上珍。
更闻台阁求三语,遥想风流第一人。
綵仗连宵合,琼楼拂曙通。
年光三月里,宫殿百花中。
不数秦王日,谁将洛水同。
酒筵嫌落絮,舞袖怯春风。
天保无为德,人欢不战功。
仍临九衢宴,更达四门聪。
横吹杂繁笳,边风捲塞沙。
还闻田司马,更逐李轻车。
蒲类成秦地,莎车属汉家。
当令犬戎国,朝聘学昆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