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次韵李彦渊夜闻鹤唳》
《次韵李彦渊夜闻鹤唳》全文
宋 / 刘才邵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警露犹能动客情,淮淝况复杂风声。

语多真似留华表,意远谁知在紫清。

正值月寒秋夜永,更当风静海潮平。

故山蕙帐空来久,想共晓猿相对鸣。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夜晚听到鹤唳时的深沉意境与诗人内心的感慨。首句“警露犹能动客情”以露珠被惊动的情景,隐喻诗人被鹤唳所触动的心绪,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略带凄凉的氛围。接着,“淮淝况复杂风声”一句,通过淮河与淝水的背景,以及复杂风声的描绘,进一步渲染了夜晚的宁静与神秘。

“语多真似留华表,意远谁知在紫清。”这两句诗运用了华表(古代宫殿、陵墓前的石柱)和紫清(指高远的天空或仙境)的意象,表达了诗人对鹤唳之语的深刻理解与感悟,以及其深远之意境,仿佛鹤唳之声蕴含着超凡脱俗的真理,却难以为世人所完全理解。

“正值月寒秋夜永,更当风静海潮平。”这两句描绘了月色如霜、秋夜漫长、风平浪静的景象,与鹤唳之声相映成趣,营造出一种超然物外的意境,暗示了诗人内心世界的宁静与超脱。

最后,“故山蕙帐空来久,想共晓猿相对鸣。”这两句通过回忆往昔在山中居住的情景,以及想象与晨猿相对鸣叫的画面,表达了诗人对过往生活的怀念与对自然之美的向往,同时也流露出一丝淡淡的孤独与寂寞。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夜晚鹤唳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深邃的情感世界和对自然、人生的独特感悟,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富有哲理意味。

作者介绍

刘才邵
朝代:宋

(1086—1158)吉州庐陵人,字美中,号杉溪居士。徽宗大观三年上舍及第,宣和二年中宏词科。高宗时累迁中书舍人,兼权直学士院。以帝称其能文,为时宰所忌,出知漳州,于城东开十四渠,溉田数千亩。官至工部侍郎、权吏部尚书。有《杉溪居士集》。
猜你喜欢

西江月.十二首·其一

妄想不须强灭,真如何必希求。本源自性佛齐修。

迷悟岂拘先后。悟则刹那成佛。迷则万劫沦流。

若能一念契真修。灭尽恒沙罪垢。

(0)

秋兴·其三

先日二毛生,秋来无复惊。

南风随楚俗,北斗望都城。

坞栗霜开罅,池莲雨折茎。

停樽问天意,何适付枯荣。

(0)

缘识·其一

淳化四年立春节,喜遇韶光看白雪。

祥云景象一时呈,凝情霭郁比难说。

人心丕变颜容别,乐天顺叙皆胥悦。

土牛击后便驱耕,万物从兹萌牙发。

丽日迟迟影渐长,梅花岭上明皎洁。

欢抃陈仪隘九重,乾坤瑞气初融泄。

真风大布色无穷,春盘鲜盛排罗列。

隆兴焕耀太平宜,预祈丰稔名香艺。

浅情之人莫共语,引尔回邪非处所。

争似淡交得久长,小人终是无规矩。

(0)

酹江月/念奴娇·其三暇日登新楼,望扬州于云烟缈之间,寄赵南仲端明

半空楼阁,把江山图画,一时收拾。

白鸟孤飞飞尽处,最好暮天秋碧。

万里西风,百年人事,谩倚阑干拍。

凝眸何许,扬州烟树历历。

应念老子年来,浮名浮利,已作虚空掷。

三径才寻归活计,又是飘零为客。

回首平生,惊心双鬓,容易成凄恻。

尊前一笑,且由醉帽敧侧。

(0)

送延平邓医

和扁过门千百辈,邓先神妙七闽推。

非关玉枕方犹閟,自是金篦刮已迟。

天下岂无书未见,世间唯有老难医。

绮裘宝马相酬赠,未抵樗翁七字诗。

(0)

柳浪闻莺

茭风猎猎水烟昏,柳影沉沉到岸根。

忽想绿阴谁打弹,啼莺飞过别花园。

(0)
诗词分类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诗人
吴潜 许浑 毛滂 徐积 宗臣 韩琦 左宗棠 邓雅 李弥逊 曾国藩 杨亿 赵秉文 王维 吕碧城 尹台 张煌言 金幼孜 郭谏臣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