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扁过门千百辈,邓先神妙七闽推。
非关玉枕方犹閟,自是金篦刮已迟。
天下岂无书未见,世间唯有老难医。
绮裘宝马相酬赠,未抵樗翁七字诗。
和扁过门千百辈,邓先神妙七闽推。
非关玉枕方犹閟,自是金篦刮已迟。
天下岂无书未见,世间唯有老难医。
绮裘宝马相酬赠,未抵樗翁七字诗。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刘克庄的作品,名为《送延平邓医》。从诗中可以看出,刘克庄对邓医的医术给予了极高的评价。
"和扁过门千百辈,邓先神妙七闽推。" 这两句表达了邓医行医多年,其医术精湛到达了一个非常崇高的地位。"和扁"指的是古代医生诊治疾病时使用的工具,而"过门千百辈"则形象地描绘了他接触并治疗了成百上千的患者。接着"邓先神妙七闽推"则强调了邓医在医疗界的地位和影响力,仿佛他的医术能够穿越重重门扉(七闽)直达病灶。
"非关玉枕方犹閟,自是金篦刮已迟。" 这两句进一步强调了邓医的独到之处。"玉枕"和"金篦"都是古代珍贵的物品,这里用来比喻高超的医疗技术。"非关玉枕方犹閟"表明即使是最好的药方也未必能够达到邓医的水平,而"自是金篦刮已迟"则意味着他的治疗手法远胜过一般的高级医疗工具(金篦),且治疗效果迅速而不拖延。
"天下岂无书未见,世间唯有老难医。" 这两句诗表达了对邓医知识渊博和经验丰富的赞叹。"天下岂无书未见"暗示着虽然世界上有很多医疗典籍,但真正能够治愈疑难杂症的医生却是凤毛麟角,唯独邓医能做到这一点。
最后两句"绮裘宝马相酬赠,未抵樗翁七字诗。" 描绘了刘克庄对邓医送上的礼物和赞美之辞。"绮裘宝马"象征着高贵的馈赠,而"樗翁"指的是古代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王羲之,他的七字诗(即每行七个字的诗)在文学史上有极高的地位。这里刘克庄用自己的作品去酬谢邓医,并且自谦自己尚未达到王羲之那样的高度。
总体来看,整首诗不仅展示了作者对邓医技术的崇敬,也通过精美的语言和深厚的情感表达出了一种超越世俗、追求卓越的精神境界。
海上白纶巾,爱此黄花晚。
借问开茅堂,屏列饶百本。
今年春夏交,霖潦佳苗损。
谽谺苍石孤,丝茸绿葹蹇。
凉飙惊节换,独酌情未遣。
偶此见华姿,熠熠满芳苑。
生态各低昂,幽馨任舒卷。
暮对及宵缸,晨窥废朝饭。
忽若尘虑遗,顿觉道心远。
桃李漫葳蕤,摧落易朝菌。
荒径拂松霜,移根自持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