綵仗连宵合,琼楼拂曙通。
年光三月里,宫殿百花中。
不数秦王日,谁将洛水同。
酒筵嫌落絮,舞袖怯春风。
天保无为德,人欢不战功。
仍临九衢宴,更达四门聪。
綵仗连宵合,琼楼拂曙通。
年光三月里,宫殿百花中。
不数秦王日,谁将洛水同。
酒筵嫌落絮,舞袖怯春风。
天保无为德,人欢不战功。
仍临九衢宴,更达四门聪。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春日皇宫内的宴会场景。诗人通过对环境和氛围的细腻描写,展现了一种祥和、宁静而又不失奢华的意境。
“綵仗连宵合”和“琼楼拂曙通”两句,分别从声音和光线入手,勾勒出夜晚至凌晨,一直到天亮时分的宏伟宫殿的景象。"綵"指的是金属制成的乐器,"仗"则是古代用来报时的铜钟,而"琼楼"则形容高贵美丽的建筑物。
“年光三月里,宫殿百花中”这两句诗将时间和空间结合起来,表达了春天的景色与皇宫的繁华。三月即春季,是万物复苏之时,而宫中的百花盛开,更添了一份生机与活力。
“不数秦王日,谁将洛水同”这两句诗则带有一丝历史的回响和对往昔英雄事迹的怀念。"秦王"指的是秦始皇,这里提及他,是因为他的雄才大略和统一六国的壮举,而"洛水"则是古都洛阳的河流,常被用来象征历史的长河。
接下来的“酒筵嫌落絮,舞袖怯春风”两句,则描绘了宴会上的饮宴和舞蹈。"酒筵"指的是宴席上摆放的酒菜,而"舞袖"则是指女乐师们优美的舞姿,但他们似乎对春天微弱的风有些许担忧或犹豫。
最后,“天保无为德,人欢不战功”和“仍临九衢宴,更达四门聪”两句,则表达了诗人对于和平时世的赞美和对国力强盛的期待。"天保"指的是上天的佑护,而"无为德"则是道家思想,主张顺其自然,不做无谓之举;"人欢不战功"表达了人们对和平生活的向往;而最后两句,则继续描绘宴会场景,展现了一种国泰民安、文化昌盛的局面。
整体来说,这首诗通过精美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抒发,表现出诗人对于祥和时世的赞颂,以及对历史与现实交织的深刻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