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才子姑苏客,桂苑殊非故乡陌。
九江枫树几回青,一片扬州五湖白。
扬州时有下江兵,兰陵镇前吹笛声。
夜火人归富春郭,秋风鹤唳石头城。
周郎陆弟为俦侣,对舞前溪歌白纻。
曲几书留小史家,草堂棋赌山阴墅。
衣冠若话外台臣,先数夫君席上珍。
更闻台阁求三语,遥想风流第一人。
洛阳才子姑苏客,桂苑殊非故乡陌。
九江枫树几回青,一片扬州五湖白。
扬州时有下江兵,兰陵镇前吹笛声。
夜火人归富春郭,秋风鹤唳石头城。
周郎陆弟为俦侣,对舞前溪歌白纻。
曲几书留小史家,草堂棋赌山阴墅。
衣冠若话外台臣,先数夫君席上珍。
更闻台阁求三语,遥想风流第一人。
这首诗是唐代著名诗人王维的作品,题为《送别》。从诗中可以感受到一种淡远的情怀和对友人的深厚情谊。诗人通过描绘洛阳与扬州之间的地理特征,以及历史事件和文学意象,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以及对美好事物的追求。
“洛阳才子姑苏客,桂苑殊非故乡陌。”开篇即点明诗人与友人相隔两地,洛阳与姑苏(今江苏省苏州市)相去甚远,而桂苑则是指桂林,这里用以比喻遥远的故乡。接下来的“九江枫树几回青,一片扬州五湖白。”则描绘了诗人对友人所在之地的记忆,九江指的是长江中游的九江地区,而扬州则是唐代著名的都会城市,以其繁华和美丽著称。
“扬州时有下江兵,兰陵镇前吹笛声。”这里引用了历史上的事件,即唐玄宗时期的安史之乱,下江兵可能指的是南下抗击叛军的唐军,而兰陵镇则是战事频繁的地方。诗人通过这些历史细节,表达了一种时代的沧桑与个人命运的无常。
“夜火人归富春郭,秋风鹤唳石头城。”这两句则描绘了夜晚人们归家的景象,以及秋天鹤叫的声音,传递出一种凄清而淡远的情感。富春和石头城都是历史上著名的地点,这里用以营造出一种历史的厚重感。
“周郎陆弟为俦侣,对舞前溪歌白纻。”这两句则引用了三国时期的英雄人物——周瑜与陆逊,表达了一种高洁的情谊和志同道合的友情。对舞和前溪都是诗人常用以形容美好自然景观的词汇,而歌白纻则是唐代才女薛涛所作,被誉为“诗中之龙”。
“曲几书留小史家,草堂棋赌山阴墅。”这两句则描绘了诗人自己与友人的生活片段。曲几可能是指在安静的环境中阅读或写作,而小史则可能是指记录日常琐事的笔记。草堂和山阴墅都是唐代文人喜爱的隐居之所,这里表达了一种对自然美景的向往。
“衣冠若话外台臣,先数夫君席上珍。”这两句则是诗人对友人的赞誉,衣冠清流指的是士大夫阶层,而外台臣可能是指朝廷中的官员。诗中表达了一种对朋友的敬仰和珍视。
“更闻台阁求三语,遥想风流第一人。”结尾两句则是诗人表达了对友人的深切怀念,以及对于友人才华的最高赞誉。台阁可能指的是朝廷中的高官,而三语可能是指朝中重要的决策或命令。风流第一人,则直接点出了朋友在诗人心目中的地位,是最为风雅和出类拔萃的人物。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历史事件以及个人情感的描绘,展现了诗人的深厚友情以及他那超凡脱俗的情怀。在唐代文人的笔下,这样的诗篇不仅是对友人的一种礼赞,更是一种文化精神和美学追求的体现。
吴刚夜入广寒阙,生擒老兔出秋月。
嫦娥泣雨蟾影孤,灵药不舂玉杵歇。
桂花凝毫拔苍绿,蜀丝缠金缕湘竹。
紫兰蕊笑春风愁,莲花仙冠坠簪玉。
松腴点漆光照眸,藤肪捣雪滑欲流。
乐毅小帖排银钩,天马历块无九州。
梦中忘笔那有花,古锥画地飞龙蛇。
觉来寻锥亦无处,但见鸟迹留平沙。
道士醉卧天柱峰,睥睨石上千年之老松。
松精相感入梦寐,化作苍髯双老龙。
酒肠空洞生鳞角,飞出两龙醉不觉。
须臾霹雳撼五岳,丰隆缩手不敢捉。
神灵顷刻归虚无,壁上但见《双松图》。
松耶龙耶莫能诘,栋梁霖雨藏秃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