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南岳李道士画双松图》
《南岳李道士画双松图》全文
元 / 宋无   形式: 古风

道士醉卧天柱峰,睥睨石上千年之老松。

松精相感入梦寐,化作苍髯双老龙。

酒肠空洞生鳞角,飞出两龙醉不觉。

须臾霹雳撼五岳,丰隆缩手不敢捉。

神灵顷刻归虚无,壁上但见《双松图》。

松耶龙耶莫能诘,栋梁霖雨藏秃笔。

(0)
翻译
道士在天柱峰沉醉入睡,傲视着千年古松。
松树精灵感应他的梦境,幻化成一对苍髯白发的龙。
酒意使他的心胸如龙腹生鳞,两条龙醉中飞出。
瞬间雷电震动五大名山,雷公都不敢去捕捉这景象。
神灵的力量瞬间消失,墙上只剩《双松图》留痕。
松还是龙,已无法分辨,只留下栋梁般的雨露,隐藏在秃笔的画作中。
注释
醉卧:沉醉后躺下。
睥睨:傲视,斜眼看。
石上:在石头上。
松精:松树的精灵。
梦寐:梦境。
苍髯:白胡须。
霹雳:闪电。
丰隆:雷神。
虚无:空无一物,指消失。
《双松图》:描绘双松的画作。
栋梁:比喻有重要作用的人或事物。
霖雨:连绵不断的雨,象征恩泽。
秃笔:形容画笔已经用旧或无墨。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道士在名为“天柱峰”的地方醉卧,他的目光停留在一棵千年古松上。这棵古松似乎有着生命,能与道士心灵相通,甚至在梦中化作两条苍老的龙。诗中的意象丰富,既展现了自然景物的神奇,又反映了道士超脱尘世、与自然合一的精神状态。

酒精在道士体内发酵,仿佛生出鳞片和角,两条龙在空中飞舞,道士却沉浸在醉乡,不知其变。突然间,天际传来霹雳之声,震撼着五岳的巍峨峰峦,而那两条龙竟然缩手不敢抓捉,显示了它们对自然力量的敬畏。

不过,这一切神奇的景象都是短暂的,转眼间便归于虚无,只留下壁上的一幅《双松图》。诗人在这里巧妙地将画中的静态与梦境中动态的松和龙相互辉映,使读者感受到艺术创作的力量,以及艺术家捕捉自然之美的能力。

最后,诗人提到“栋梁霖雨藏秃笔”,可能是指自己或李道士在画图时所用的笔触既像房屋的栋梁又似雨中的细流,充满了变化与生机。同时,“秃笔”也可能暗示画家笔力雄厚而不露痕迹。这句话既是对画技的一种赞美,也反映出诗人对艺术创作过程中自然灵感和人为技巧相结合的深刻理解。

总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道士与自然景物之间奇妙交流的描绘,展现了中国古代文人对于自然崇拜、艺术创作以及精神寄托的独特情怀。

作者介绍

宋无
朝代:元   字:子虚   籍贯:元平江路

元平江路人,字子虚。世祖至元末,举茂才,以奉亲辞。工诗。比对精切,造诣新奇。有《翠寒集》等。
猜你喜欢

柳枝词咏篙水溅妓衣

半额微黄金缕衣,玉搔头袅凤双飞。
从教水溅罗裙湿,还道朝来行雨归。

(0)

君房下第归至

在在有芳草,处处有青山。
君去与之去,君还与之还。
燕台空骏骨,汉宫摈朱颜。
自古有如此,沉冥且闭关。

(0)

薄暮步溪上见茅舍前桃花盛开

娇靥枝枝破浅红,暮寒无语向春风。
谁来花底多情立,白发如丝一病翁。

(0)

槜李道中二首

卧龙山下听吟松,细雨清明似梦中。
柳荫朱栏三百尺,渴乌犹自泣春风。

(0)

薄幸·眼波横秀

眼波横秀。
乍睡起、茸窗倦绣。
甚脉脉、阑干凭晓,一握乱丝如柳。
最恼人、微雨慳晴,飞红满地春风骤。
记帕折香绡,簪敲凉玉,小约清明前后。
昨梦行云何处,应只在、春城迷酒。
对溪桃羞语,海棠贪困,莺声唤醒愁仍旧。
劝花休瘦。
看钗盟再合,秋千小院同携手。
回文锦字,寄与知他信否。

(0)

赠孤山道士二首

九霄象简手中擎,岂是闲人爱列卿。
洞里石田春漠漠,有田多与种黄精。

(0)
诗词分类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诗人
刘秀 甄氏 祢衡 刘启 邹阳 班彪 路温舒 戴圣 向秀 鸠摩罗什 左丘明 韩非 庄周 李耳 荀子 李斯 曾参 吕不韦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