霓旌摇曳晓曦明,故国人人喜气迎。
三月关山征辔远,而今屈指到兴京。
霓旌摇曳晓曦明,故国人人喜气迎。
三月关山征辔远,而今屈指到兴京。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进入英莪门时的情景与感受,充满了对故土的深情和对未来的期待。
首句“霓旌摇曳晓曦明”,以“霓旌”象征着华丽与尊贵,随着晨曦的照耀,这些象征物在微光中轻轻摇曳,营造出一种庄严而又温馨的氛围。这不仅展现了诗人进入英莪门时的壮丽景象,也暗示了他对即将见到的故土充满期待与喜悦的心情。
次句“故国人人喜气迎”,直接点明了诗人对于故乡人民的热情欢迎。这里的“喜气”不仅指的是人们脸上洋溢的笑容,更蕴含了对诗人回归的喜悦与自豪感。这种热烈的欢迎氛围,让诗人感受到了久违的温暖与归属感。
第三句“三月关山征辔远”,通过描述三月时节,关山之间行进的征马,进一步强调了诗人行程的遥远与艰辛。这里的“征辔”既指行进中的马匹,也暗含了诗人长途跋涉、远离家乡的寓意。这一句不仅描绘了旅途的景色,也体现了诗人对旅程的坚韧与执着。
最后一句“而今屈指到兴京”,以“屈指”这一动作形象地表达了诗人计算时间、期待到达目的地的心情。这里的“兴京”应是指清朝的都城,即今天的北京。这句话既是对旅程终点的明确指向,也是对即将见到繁华京城的激动与向往。通过这一句,诗人的情感达到了高潮,预示着即将展开的新篇章。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从离开故乡到返回故土的心路历程,以及对故土人民的深厚情感和对未来的美好憧憬。语言流畅,情感真挚,是一首富有感染力的佳作。
闲里工夫,无中妙用,切休拟议参详。
龙降虎伏,真土自中黄。
行动起居寝食,随缘度、莫动真阳。
归根处,神凝脉住,玉界发天光。
风高,鹏翼远,水深舟运,物理昭彰。
但明心是道,专役天罡。
信口呼神招鬼,和旸谷、不是颠狂。
痴迷者,风霆在手,应用反乖张。
红霞映朱栏,白云隐青山。
尘中人不到,双鹤舞柴关。
瑶琴一曲诗数篇,山童煮茗炉无烟。
为思尘世去游乐,一别洞天今几年。
湘江江上月初白,湘浦浦边风色清。
断肠声咽玉笛碎,愁杀霜堤多少情。
人生总浮云,仙家依旧春,归去来兮乐吾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