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霅溪夜宴诗·其七》
《霅溪夜宴诗·其七》全文
唐 / 水神   形式: 古风  押[豪]韵

君不见夜来渡口拥千艘,中载万姓之脂膏。

当楼船泛泛于叠浪,恨珠贝又轻于鸿毛。

又不见朝来津亭维一舠,中有一士青其袍。

赴宰邑之良日,任波吼而风号。

是知溺名溺利者,不免为水府之腥臊。

(0)
注释
君不见:你难道没有看见。
夜来:昨晚。
渡口:河流或湖泊等的过船地点。
拥千艘:挤满了上千艘船只。
万姓:百姓。
脂膏:比喻人民的血汗和财富。
楼船:装饰华美、高大的船只。
泛泛:漂浮的样子。
叠浪:层层波浪。
恨:遗憾的是。
珠贝:珍珠和贝壳,喻珍贵之物。
鸿毛:大雁的羽毛,极言其轻。
朝来:早晨时分。
津亭:渡口边的亭子。
维一舠:只系着一艘小船。
一士:一位读书人或士大夫。
青其袍:穿着青色的袍子,古时士人的常见服饰。
赴:前往。
宰邑:指去担任县令或地方官。
良日:美好的日子,适宜出行的日子。
任:任凭。
波吼:波涛轰鸣。
风号:风声怒号。
是知:由此可知。
溺名溺利:沉溺于名声和利益。
不免:难以避免。
水府:水中的世界,这里比喻沉沦之处。
腥臊:腐臭,比喻品行低劣。
翻译
你可曾见夜间渡口挤满千艘大船,满载着百姓的血汗钱。
当豪华的楼船在层层波浪中漂浮,可惜珍珠贝壳却轻如鸿毛般不值一提。
你又可曾见清晨渡口仅系着一艘小舟,里面有一位穿着青色衣袍的士人。
在他前往治理县邑的美好日子,任凭波涛汹涌、风声怒号。
由此可知,那些沉迷名利的人,最终都难免成为水中腐臭的渣滓。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场夜间的盛大渡口景象,千艘船只竞渡,船上满载着人民的脂膏,显示出当时社会经济活动的繁荣与民众生活的富足。"当楼船泛泛于叠浪"一句,则形象地描绘了夜晚船只在波涛中行驶的情景,同时也透露出一种不安和危险的氛围。诗人通过"恨珠贝又轻于鸿毛"表达了一种对于世事无常的感慨,珠贝在此象征着财富与地位,但即便是这些看似珍贵的事物,在面对自然力量时也显得渺小。

后半部分则转向朝晨津亭的一叶孤舟,上有一士衣袍青色,赴宰邑之良日。这一段描写了一个人的单独行动,他似乎是在履行某种职责或使命,而"任波吼而风号"则展现出他面对自然的勇气与决心。

最后两句"是知溺名溺利者,不免为水府之腥臊"深刻地批判了那些只顾个人名利,置国家和民众福祉于不顾的人。这里的"水府"往往被解作鬼神掌管的水界,此处则象征着一种超自然的力量,而"腥臊"则是对上述行为者的强烈谴责。

整首诗不仅展示了诗人的文学才华,更通过对比和暗示,传达出对于社会现实的深刻洞察与批判。

作者介绍

水神
朝代:唐

猜你喜欢

送乐子仪侍兄之京

祖帐阊门外,送君江水滨。

关山深积雪,蛮海尚飞尘。

献策思奇士,观光得上宾。

棣花行处好,杨柳别时新。

解缆占风色,登程记月轮。

预期当到日,犹可见残春。

苜蓿能肥马,蒲萄解醉人。

衣冠云缥缈,宫殿翠嶙峋。

地接烟霄近,天垂雨露频。

如蒙前席问,先愿及吾民。

(0)

山居四十首·其一

乱流尽处卜幽栖,独树为桥过小溪。

春雨桃开忆刘阮,晚山薇长梦夷齐。

寻僧因到石梁北,待月忽思天柱西。

借问昔贤成底事,十年骑马听朝鸡。

(0)

忆梅

夜分明月是扬州,尚有春风在树头。

莫怪当年何水部,岁寒心事与谁愁?

(0)

晚出池上

遥岭散夕雨,掩书游方塘。

栖鸟喧幽林,檐蛛引丝长。

木杪微风度,飒然生早凉。

沿流弄潺湲,倚竹听琳琅。

丘园信为乐,圭组永相忘。

落景送遐瞩,畅怀寓清觞。

但得写心素,焉知两鬓苍。

(0)

宿龙庵怀友

高情久矣念离群,独向山中礼白云。

龙送雨来留客住,鹿衔花去与僧分。

疏星出竹昏时见,流水鸣渠静夜闻。

却忆故人江海去,题诗谁是鲍参军。

(0)

题梅道人平林野水图

浣花溪头车骑发,镜湖影里画图开。

有客相寻草堂去,何人却棹酒船回。

是处山林有真隐,如此风尘无好怀。

青袍不似黄冠乐,二老风流安在哉。

(0)
诗词分类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诗人
太上隐者 陈如纶 康骈 隐峦 张君房 韦迢 令狐德棻 王炎午 白敏中 李燔 牛僧孺 许善心 崔玄亮 顾云鸿 赵匡胤 蔡温 于頔 李侗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