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赠陈仲醇徵君东佘山居诗三十首·其二十九》
《赠陈仲醇徵君东佘山居诗三十首·其二十九》全文
明 / 董其昌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覃]韵

誓比黄河开国男,酬恩当取虏头函。

镜中鱼□频虚伍,笛里梅花漫奏三。

美酱几时陈戏下,藁砧何在战城南。

翻惭梁市行吟者,绝塞山川聚米谈。

(0)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董其昌所作的《赠陈仲醇徵君东佘山居诗三十首》中的第二十九首。诗中以“誓比黄河开国男”开篇,表达了诗人对陈仲醇的敬仰之情,将他比作开国功臣,誓言要像黄河一样忠诚不渝。接下来的诗句“酬恩当取虏头函”,则展现了诗人对陈仲醇的感激之情,希望他能像古代英雄一样,为国家立下赫赫战功。

“镜中鱼□频虚伍,笛里梅花漫奏三”两句,运用了比喻和拟人的手法,通过镜子中的鱼影和笛声中的梅花,表达了诗人对陈仲醇才华横溢、高洁脱俗的赞美。同时,“美酱几时陈戏下,藁砧何在战城南”两句,进一步描绘了陈仲醇的英勇形象,暗示他曾在战场上浴血奋战,保卫国家。

最后,“翻惭梁市行吟者,绝塞山川聚米谈”两句,诗人自谦地表示,自己虽有满腹经纶,却未能像陈仲醇那样在战场上建功立业,只能在绝塞山川间聚米谈论,表达出对陈仲醇的敬佩与羡慕之情。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流畅,展现了诗人对陈仲醇的深情厚谊和对其英雄事迹的崇敬。

作者介绍
董其昌

董其昌
朝代:明

董其昌(1555—1636),字玄宰,号思白、香光居士,松江华亭(今上海闵行区马桥)人,明代书画家。万历十七年进士,授翰林院编修,官至南京礼部尚书,卒后谥“文敏”。董其昌擅画山水,师法董源、巨然、黄公望、倪瓒,笔致清秀中和,恬静疏旷;用墨明洁隽朗,温敦淡荡;青绿设色,古朴典雅。以佛家禅宗喻画,倡“南北宗”论,为“华亭画派”杰出代表,兼有“颜骨赵姿”之美。其画及画论对明末清初画坛影响甚大。书法出入晋唐,自成一格,能诗文。
猜你喜欢

金楼子引殷纣时语

车行酒。骑行炙。百二十日为一夜。

(0)

新秋

叶落庭阶昨报秋,新凉透爽雨初收。

一湾斜月帘波细,坐看星河鹊渡牛。

(0)

听莺曲

闲听流莺巧弄梭,柳烟一抹淡帘波。

穿花不住丁宁唤,叫到春归奈若何。

(0)

秋夜望月即景

窗明几净快题笺,初透清商酷暑捐。

绣罢晚风来画槛,诗成新月上秋千。

数声落叶桐阴减,几阵清香桂影妍。

谁信幽居多乐事,一家儿女话绵绵。

(0)

剔银灯.春夜和宋人韵

独坐知侬何意。憔悴尽、脸红眉翠。

小鸭香残,孤鸾镜掩,怕见兰膏光腻。此时情致。

况遇著、恼人天气。簌簌落花偏媚。欲待留春无计。

妾命桃花,欢情杨柳,何处青楼携妓。温柔香醉。

总不管、夜寒人睡。

(0)

贺新凉.常熟芙蓉庄红豆树顾曲江处士手植后归钱牧斋适牧斋八十寿其花盛开结宝因以为瑞今又百馀年矣辛巳秋吾宗培九主政邀同人赋诗皆妍丽可喜余填此曲得四解·其四

尚有前朝树。几摧残、无多枝干,不情风雨。

可似淮南丛桂在,零落小山人去。

问花月、而今谁主。

知有铜仙能下泪,傅泪痕、迸作梢头露。

红一颗,恨如许。不须凭吊伤今古。

也知他、改柯易叶,冰霜正苦。

半壁江山空故园,卢橘上林谁赋。

换几树、冷枫红舞。

况自日南遗种外,付绛灵、一炬皆尘土。

华胥梦,早应寤。

(0)
诗词分类
初中必背 高中必背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诗人
王称 陈宓 王洋 史鉴 童冀 喻良能 何吾驺 孙继皋 章甫 郑獬 韩上桂 郭钰 林鸿 孔武仲 邓林 潘希曾 庞嵩 释怀深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