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闻雁杂咏·其十四驴背闻雁》
《闻雁杂咏·其十四驴背闻雁》全文
明 / 成鹫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麻]韵

独策蹇驴去,东郊踏雪花。

遥遥见蜚雁,一一入晴霞。

过耳边声近,惊心暮影斜。

归鞭吟正好,诗兴寄平沙。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诗人独自骑着老驴,行走在东郊雪地中的情景。诗中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冬日雪景的静谧与辽阔,以及诗人内心的情感波动。

首句“独策蹇驴去”,简洁有力,勾勒出诗人孤独前行的形象,与后文的“吟正好”形成呼应,暗示了诗人内心的自由与洒脱。接着,“东郊踏雪花”一句,通过“踏”字,生动地表现了雪地行走的质感,营造出一种宁静而清冷的氛围。

“遥遥见蜚雁,一一入晴霞”两句,诗人将视线从地面转向天空,雁群在晴空的映衬下显得格外清晰,既展现了自然界的和谐之美,也寄托了诗人对远方的向往和对自由的渴望。

“过耳边声近,惊心暮影斜”则转而描写声音与光影的变化,雁群飞行的声音在耳边响起,却让诗人的心为之一惊,或许是因时间的流逝,或许是因对未来的某种预感。这一转折,使得诗境更加丰富,情感更为深沉。

最后,“归鞭吟正好,诗兴寄平沙”两句,诗人似乎在思考与回味这次旅程,归途中的一鞭,不仅驱散了旅途的疲惫,也激发了诗人的创作灵感,将这份情感寄托于广阔的沙原之上,寓意深远,留给读者无限遐想。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和诗人内心情感的巧妙融合,展现了一幅冬日雪原上的诗意画卷,既有对自然之美的赞叹,也有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读来令人回味无穷。

作者介绍
成鹫

成鹫
朝代:明

成鹫(1637-1722),清朝初年广东肇庆鼎湖山庆云寺僧。又名光鹫,字迹删,号东樵山人。俗姓方,名觊恺,字麟趾,番禺(今属广东省)人。出身书香仕宦世家。其为人豪放倜傥,诗文亦卓厉痛快,尽去雕饰,颇有似庄子处。沈德潜誉为诗僧第一。作品有《楞严直说》十卷、《鼎湖山志》八卷、《咸陟堂集》四十三卷、《金刚直说》一卷、《老子直说》二卷、《庄子内篇注》一卷等。 
猜你喜欢

送陈司勋惟谦参藩山东

东方千骑出长安,负弩翩翩夹道欢。

沧海几从杯底赋,岱宗新向案头看。

秉圭寄垂旬宣远,赐履恩深保障难。

君去登楼应恋阙,金茎西望不胜寒。

(0)

臧晋叔辞邑得荆州教授因答其乞毡之作

闻向金门谢宰官,传经偏乞一斋寒。

果将绛帐趋南郡,故取纯缁制小冠。

饮酒读骚差自快,据梧支策未辞难。

青毡敝矣宁堪送,荆岳岷江赠尔看。

(0)

友芳园杂咏为吕心文作二十五首·其二十四听溜石

竹间鸣濑长,泠泠七弦响。

漱石枕流谁,松风助幽赏。

(0)

周元孚使还同朱子得夜访

一轺经岁返,奏赋亦雄哉。

霜过燕关落,秋随楚客来。

边鸿寒欲起,城角晚偏催。

据地酣歌得,浮生且莫哀。

(0)

初入西署二首·其一

大李班棘位,国法铸鼎存。

折民徵虞书,祥刑丽周官。

毕弋开一网,下车泣群冤。

好生钦恤哉,资始尊乾元。

参辟兴何世,奏谳谁能原。

春露鲜时布,秋荼日以繁。

上有圣明君,播令弘湛恩。

五听夙申戒,三宥仍平反。

小臣忝末职,受宪敢不惇。

迈种愧咎繇,愿察嘉石言。

(0)

朱子得枉驾寺馆不遇有沽酒摘蔬之句次韵集杜以订后约子得近曾数过而余肺病将欲乞归故于末章及之·其三

青春动才调,扈跸上元初。

竟日莺相和,新诗锦不如。

自须开竹径,客至罢琴书。

把酒宜深酌,常餐占野蔬。

(0)
诗词分类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诗人
黄任 瞿佑 陈廷敬 钱镠 姚燧 高骈 谭用之 崔道融 王庭筠 李瓒 顾非熊 包恢 羊士谔 陶望龄 崔颢 汪应辰 汪琬 石延年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