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动才调,扈跸上元初。
竟日莺相和,新诗锦不如。
自须开竹径,客至罢琴书。
把酒宜深酌,常餐占野蔬。
青春动才调,扈跸上元初。
竟日莺相和,新诗锦不如。
自须开竹径,客至罢琴书。
把酒宜深酌,常餐占野蔬。
这首诗描绘了春天里一位文人雅士在上元初时节的闲适生活。诗中充满了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与对友情的珍视。
首联“青春动才调,扈跸上元初”,开篇即点明了时间与地点,春意盎然,诗人正值创作的黄金时期,随皇帝出行,正值上元节初,营造出一种繁华而又不失清雅的氛围。
颔联“竟日莺相和,新诗锦不如”,生动描绘了一幅春日里鸟语花香、生机勃勃的画面。诗人与黄莺相互应和,仿佛是大自然的乐章,而他所作的新诗,即便是织锦也难以比拟,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深深喜爱与赞美。
颈联“自须开竹径,客至罢琴书”,进一步展现了诗人的生活情趣。他决定开辟一条竹林小径,以迎接来访的客人,同时也暗示了他愿意放下琴棋书画,以更加轻松自在的心态接待朋友,体现了诗人对友情的重视与对生活的热爱。
尾联“把酒宜深酌,常餐占野蔬”,最后两句则表达了诗人希望与友人共饮美酒、品尝山野蔬菜的愿望,既体现了对美食的追求,也反映了他对简朴生活的向往,以及与朋友共享天伦之乐的渴望。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美好自然的热爱、对友情的珍视以及对简朴生活的向往,是一首充满生活气息与人文情怀的作品。
半额微黄金缕衣,玉搔头袅凤双飞。
从教水溅罗裙湿,还道朝来行雨归。
眼波横秀。
乍睡起、茸窗倦绣。
甚脉脉、阑干凭晓,一握乱丝如柳。
最恼人、微雨慳晴,飞红满地春风骤。
记帕折香绡,簪敲凉玉,小约清明前后。
昨梦行云何处,应只在、春城迷酒。
对溪桃羞语,海棠贪困,莺声唤醒愁仍旧。
劝花休瘦。
看钗盟再合,秋千小院同携手。
回文锦字,寄与知他信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