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兔若还入手,自然忘却筌蹄。渡河筏子上天梯。
到彼悉皆遗弃。未悟须凭言说,悟来言说皆非。
虽然四句属无为。此等何须脱离。
鱼兔若还入手,自然忘却筌蹄。渡河筏子上天梯。
到彼悉皆遗弃。未悟须凭言说,悟来言说皆非。
虽然四句属无为。此等何须脱离。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张伯端的作品,名为《西江月·十二首其九》。这是一首描写自然与人生哲理的七言绝句。
诗中“鱼兔若还入手,自然忘却筌蹄”两句,通过对比捕捉到手中的鱼兔(即猎物)与自然界之间的关系,表达了人在面对自然时应有的态度,即顺其自然,不强加干预。"渡河筏子上天梯"一句,则描绘出一种超脱世俗、追求精神高度的意境,筏子作为过河的工具,比喻为达成某种目标或理想的途径,而“上天梯”则象征着向往高远。
接下来的“到彼悉皆遗弃”表明当达到一定的高度后,对于以前所追求的东西都会视若无睹,仿佛一切都已经不再重要。"未悟须凭言说,悟来言说皆非"则指出在没有达到某种程度的理解之前,我们需要借助语言和知识去解释和理解世界,但当真正有了悟性后,就会发现那些言辞都显得那么苍白无力。
最后两句“虽然四句属无为。此等何须脱离”则表达了一种超然物外的态度,无为而治,即不做任何强制性的作为,顺应自然规律。"此等"指的是前文所述的追求和理解,而"何须脱离"则意味着在这种追求中,我们本就不需要刻意去寻求什么,因为一切都已经是那么地合乎自然。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界与人生哲理的探讨,传达了诗人对于顺应自然、超越世俗的一种深刻内涵。
穆书失政和,猎鼓疑宇文。
峄山会稽书,摹勒非其真。
兹碑立榛莽,缺画鬼所扪。
迩来碧霞宫,复遭野火燔。
岂其坑儒魂,来报焚书冤。
阿房三月灰,余焰犹复然。
我言嬴秦罪,在废籀古文。
改篆而篆亡,毁经而经尊。
几令周孔字,禁抑不得传。
非有叔重功,六义无渊原。
堂堂李丞相,独著《仓颉篇》。
奉诏写石旁,下笔整不偏。
斥弃徒隶文,程邈讵敢干。
法家尚刻削,此迹何真淳。
试读《逐客书》,后愚而前贤。
观其遘时屯,变本亦可怜。
眇然访遗本,落落区宇间。
爱此匪恤私,持赠友意殷。
人身不及纸,完好无百年。
楚人得失弓,达者忘其人。
题名傥留世,何必归子孙。
《李斯泰山石刻题后》【清·孙星衍】穆书失政和,猎鼓疑宇文。峄山会稽书,摹勒非其真。兹碑立榛莽,缺画鬼所扪。迩来碧霞宫,复遭野火燔。岂其坑儒魂,来报焚书冤。阿房三月灰,余焰犹复然。我言嬴秦罪,在废籀古文。改篆而篆亡,毁经而经尊。几令周孔字,禁抑不得传。非有叔重功,六义无渊原。堂堂李丞相,独著《仓颉篇》。奉诏写石旁,下笔整不偏。斥弃徒隶文,程邈讵敢干。法家尚刻削,此迹何真淳。试读《逐客书》,后愚而前贤。观其遘时屯,变本亦可怜。眇然访遗本,落落区宇间。爱此匪恤私,持赠友意殷。人身不及纸,完好无百年。楚人得失弓,达者忘其人。题名傥留世,何必归子孙。
https://shici.929r.com/shici/h3ebn.html
玉露零阶叶飘井,巢燕差池去无影。
别路三千紫塞长,秋风一夜乌衣冷。
可怜欲别更徘徊,暮气繁华眼倦开。
易主楼台常似梦,依人心事总如灰。
珠帘十二斜阳下,凄凉几阅流红卸。
昔日抛花散绮筵,此时掠草辞歌榭。
海国回头雾百重,可应魂恋旧房栊。
玉京臂冷红丝断,神女钗归锦合空。
亦有江南未归客,年年社日曾相识。
故家子弟半飘零,芦花满地头俱白。
朱雀航边伴侣稀,郁金堂上故巢非。
抛残一样新团扇,辛苦三春旧舞衣。
感恩几辈同关盼,忍待明年更相见。
一任泥抛落月梁,那堪门掩无人院。
伯劳东去雁南来,百遍相呼誓不回。
天空自有低飞处,不是同心莫浪猜。
《归燕曲》【清·黄景仁】玉露零阶叶飘井,巢燕差池去无影。别路三千紫塞长,秋风一夜乌衣冷。可怜欲别更徘徊,暮气繁华眼倦开。易主楼台常似梦,依人心事总如灰。珠帘十二斜阳下,凄凉几阅流红卸。昔日抛花散绮筵,此时掠草辞歌榭。海国回头雾百重,可应魂恋旧房栊。玉京臂冷红丝断,神女钗归锦合空。亦有江南未归客,年年社日曾相识。故家子弟半飘零,芦花满地头俱白。朱雀航边伴侣稀,郁金堂上故巢非。抛残一样新团扇,辛苦三春旧舞衣。感恩几辈同关盼,忍待明年更相见。一任泥抛落月梁,那堪门掩无人院。伯劳东去雁南来,百遍相呼誓不回。天空自有低飞处,不是同心莫浪猜。
https://shici.929r.com/shici/dexlglqRy.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