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西江月.十二首·其九》
《西江月.十二首·其九》全文
宋 / 张伯端   形式: 词  词牌: 西江月

鱼兔若还入手,自然忘却筌蹄。渡河筏子上天梯。

到彼悉皆遗弃。未悟须凭言说,悟来言说皆非。

虽然四句属无为。此等何须脱离。

(0)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张伯端的作品,名为《西江月·十二首其九》。这是一首描写自然与人生哲理的七言绝句。

诗中“鱼兔若还入手,自然忘却筌蹄”两句,通过对比捕捉到手中的鱼兔(即猎物)与自然界之间的关系,表达了人在面对自然时应有的态度,即顺其自然,不强加干预。"渡河筏子上天梯"一句,则描绘出一种超脱世俗、追求精神高度的意境,筏子作为过河的工具,比喻为达成某种目标或理想的途径,而“上天梯”则象征着向往高远。

接下来的“到彼悉皆遗弃”表明当达到一定的高度后,对于以前所追求的东西都会视若无睹,仿佛一切都已经不再重要。"未悟须凭言说,悟来言说皆非"则指出在没有达到某种程度的理解之前,我们需要借助语言和知识去解释和理解世界,但当真正有了悟性后,就会发现那些言辞都显得那么苍白无力。

最后两句“虽然四句属无为。此等何须脱离”则表达了一种超然物外的态度,无为而治,即不做任何强制性的作为,顺应自然规律。"此等"指的是前文所述的追求和理解,而"何须脱离"则意味着在这种追求中,我们本就不需要刻意去寻求什么,因为一切都已经是那么地合乎自然。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界与人生哲理的探讨,传达了诗人对于顺应自然、超越世俗的一种深刻内涵。

作者介绍
张伯端

张伯端
朝代:宋

张伯端(公元983年—1082年),一说(公元984年—1082年),道教南宗初祖,字平叔,号紫阳、紫阳山人,后改名用成(或用诚)。人称“悟真先生”,传为“紫玄真人”,又尊为“紫阳真人”。临海(今属浙江)人。自幼博览群书,学贯古今中外,涉猎诸种方术。曾中进士,后谪戍岭南。于成都遇仙人(一说此仙人即为刘海蟾)授道,后著书立说,传道天下。
猜你喜欢

题顾超秋山无尽图

行尽秋山路几重,故山回首白云封。

阿超知我归心急,为画江南千万峰。

(0)

李斯泰山石刻题后

穆书失政和,猎鼓疑宇文。

峄山会稽书,摹勒非其真。

兹碑立榛莽,缺画鬼所扪。

迩来碧霞宫,复遭野火燔。

岂其坑儒魂,来报焚书冤。

阿房三月灰,余焰犹复然。

我言嬴秦罪,在废籀古文。

改篆而篆亡,毁经而经尊。

几令周孔字,禁抑不得传。

非有叔重功,六义无渊原。

堂堂李丞相,独著《仓颉篇》。

奉诏写石旁,下笔整不偏。

斥弃徒隶文,程邈讵敢干。

法家尚刻削,此迹何真淳。

试读《逐客书》,后愚而前贤。

观其遘时屯,变本亦可怜。

眇然访遗本,落落区宇间。

爱此匪恤私,持赠友意殷。

人身不及纸,完好无百年。

楚人得失弓,达者忘其人。

题名傥留世,何必归子孙。

(0)

归燕曲

玉露零阶叶飘井,巢燕差池去无影。

别路三千紫塞长,秋风一夜乌衣冷。

可怜欲别更徘徊,暮气繁华眼倦开。

易主楼台常似梦,依人心事总如灰。

珠帘十二斜阳下,凄凉几阅流红卸。

昔日抛花散绮筵,此时掠草辞歌榭。

海国回头雾百重,可应魂恋旧房栊。

玉京臂冷红丝断,神女钗归锦合空。

亦有江南未归客,年年社日曾相识。

故家子弟半飘零,芦花满地头俱白。

朱雀航边伴侣稀,郁金堂上故巢非。

抛残一样新团扇,辛苦三春旧舞衣。

感恩几辈同关盼,忍待明年更相见。

一任泥抛落月梁,那堪门掩无人院。

伯劳东去雁南来,百遍相呼誓不回。

天空自有低飞处,不是同心莫浪猜。

(0)

题画·其七

谷口闲闲云气收,松杉高下自成丘。

草堂且喜终南外,束帛无劳任白头。

(0)

泊八里滩

渐远青塘路,篷窗懒更开。

山烟孤塔迥,湖色乱帆来。

吾道存书卷,余生托酒杯。

寄言鸥鸟伴,从此莫相猜。

(0)

冬至日泊舟戈溪

日薄云阴雪在山,野寒溪静客舟还。

乾坤簸荡逾三载,风俗乖张似百蛮。

废井衰芜霜后白,空村乔木晓馀殷。

独怜节序逢冬至,不得安栖学闭关。

(0)
诗词分类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长江 松树 写风 写草 气节 沧桑 庐山
诗人
陈毅 郭祥正 边贡 韩维 张昱 方岳 王鏊 庄昶 文同 陈著 楼钥 司马光 吕本中 释印肃 谢榛 马钰 曹勋 陈曾寿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