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李斯泰山石刻题后》
《李斯泰山石刻题后》全文
清 / 孙星衍   形式: 古风

穆书失政和,猎鼓疑宇文。

峄山会稽书,摹勒非其真。

兹碑立榛莽,缺画鬼所扪。

迩来碧霞宫,复遭野火燔。

岂其坑儒魂,来报焚书冤。

阿房三月灰,余焰犹复然。

我言嬴秦罪,在废籀古文。

改篆而篆亡,毁经而经尊。

几令周孔字,禁抑不得传。

非有叔重功,六义无渊原。

堂堂李丞相,独著《仓颉篇》。

奉诏写石旁,下笔整不偏。

斥弃徒隶文,程邈讵敢干。

法家尚刻削,此迹何真淳。

试读《逐客书》,后愚而前贤。

观其遘时屯,变本亦可怜。

眇然访遗本,落落区宇间。

爱此匪恤私,持赠友意殷。

人身不及纸,完好无百年。

楚人得失弓,达者忘其人。

题名傥留世,何必归子孙。

(0)
鉴赏

这首清代诗人孙星衍的《李斯泰山石刻题后》是一首对历史事件的咏史抒怀之作。诗中以李斯的泰山石刻为引子,批评了秦始皇焚书坑儒的暴政,指出秦朝改篆文字导致古文籀书的流失,进而赞扬了李斯撰写的《仓颉篇》以及李斯在书法上的贡献。诗中提到的“碧霞宫”被野火烧毁,暗示了历史遗迹的易逝,表达了对文化遗产保护的感慨。

诗人借古人得失之弓的典故,寓意人生短暂,而书法作品却能超越个人,流传百世。他珍视这份难得的遗本,不仅出于个人喜好,更是希望将其赠予朋友,体现了友情的深厚。最后,诗人认为如果这些题名能流传后世,就不必仅限于子孙后代。

整首诗语言凝练,情感深沉,通过对历史事件的反思,寓含了对文化传承与文物保护的深刻思考。

作者介绍
孙星衍

孙星衍
朝代:清

孙星衍(1753年~1818年) 清著名藏书家、目录学家、书法家、经学家。字渊如,号伯渊,别署芳茂山人、微隐。阳湖(今江苏武进)人,后迁居金陵。少年时与杨芳灿、洪亮吉、黄景仁以文学见长,袁枚称他为“天下奇才”。于经史、文字、音训、诸子百家,皆通其义。辑刊《平津馆丛书》、《岱南阁丛书》堪称善本。著有《周易集解》、《寰宇访碑录》、《孙氏家藏书目录内外篇》、《芳茂山人诗录》等多种文集。
猜你喜欢

和宫人望幸四首·其四

宫籍排年妾最深,玉箫曾度凤凰吟。

镜中独立青鸾影,不遇传宣不肯临。

(0)

红梅次韵答史巽仲光禄

孤芳随分结诗邻,东阁西湖处处亲。

鍊取日精成异相,巧呈霞彩漏先春。

归牛半认园林错,调鼎全凭滋味匀。

造化显仁疑在此,傍花传易属何人。

(0)

上关索岭贵州路此山独高险常阴雨上有关索庙

黯黯瘴云飞雨,岩岩石磴盘空。

绝险更无鸟过,奇勋惟说关公。

(0)

待隐图次杨邃庵大学士韵八首·其七

松隐山中岁已多,老龙倦卧许摩挲。

夜深一觉丁公梦,携取风松入调歌。

(0)

过和州乌江在和州有项王庙

古城疏柳荫和阳,半是当年旧战场。

欲认前朝寻故事,乌江犹唱楚歌狂。

(0)

吴都宪赠两广乡贡举人次韵未揭晓时

朝阳高出凤嘶鸣,满耳声歌彻帝京。

月桂九秋消息好,云霄万里道衢亨。

南关曙色朝天骥,上苑春光出谷莺。

况值宪台宣德教,品题嬴得重乡评。

(0)
诗词分类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诗人
林鸿 孔武仲 邓林 潘希曾 庞嵩 释怀深 张穆 袁说友 谢肃 董纪 周岸登 杨爵 孙应时 林大钦 黄公辅 黄廷用 戴梓 华镇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