逃战彭城似去邠,兴王可即废为臣。
中原多少堪忧事,劳苦君王八马奔。
逃战彭城似去邠,兴王可即废为臣。
中原多少堪忧事,劳苦君王八马奔。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战乱时期的景象和情感,通过对历史事件的隐喻来表达对时局的忧虑。诗人以“逃战彭城似去邠”开篇,用历史上的事件比喻现实中的混乱与无奈。在古代,彭城之战是著名的败仗,而“去邠”则隐指朝廷的动摇。这两句通过对过往战事的回忆,传达了诗人对于当前政权可能遭遇的巨大危机和个人英雄末路的情感。
接着,“兴王可即废为臣”进一步强化了这种忧虑。这里的“兴王”指的是建立或巩固王朝,而“废为臣”则意味着从掌握权力者沦落为普通臣子,表明了对于政权更迭和个人命运无常的深刻感慨。
中间两句“中原多少堪忧事,劳苦君王八马奔”,则描绘了一片混乱与动荡的景象。“中原”指的是中国的心腹之地,而“多少堪忧事”则表达了诗人对于这片土地上所发生的事情感到的深深忧虑。后面“劳苦君王八马奔”则是对统治者在动荡时期内外交困、焦头烂额状态的一种形象描绘。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历史事件和隐喻的手法,表达了诗人对于战争、政治动荡以及个人英雄命运的深刻感悟。语言凝练,意境深远,是一篇充满时代感和哲思的杰出之作。
崷崒孤岑碧四围,分明佳气是祠西。
星坛醮罢天如水,羽褐追游月满溪。
真境可容兵劫坏,天涯长恐梦魂迷。
烟霞旧侣今谁在,还肯丹梯手共携。
扰扰东华车马尘,烟霞何日拂衣襟。
空花想已销浮念,枯木犹能发至音。
白鹤不来红日暮,金鳞自跃碧潭深。
五千言外无馀旨,苦更研朱学洗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