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道林寺居寄岳麓禅师二首·其二》
《道林寺居寄岳麓禅师二首·其二》全文
唐 / 齐己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山袍不称下红尘,各是闲居岛外身。

两处烟霞门寂寂,一般苔藓石磷磷。

禅关悟后宁疑物,诗格玄来不傍人。

月照经行更谁见,露华松粉点衣巾。

(0)
翻译
身着山袍不适合尘世繁华,我们各自闲居在海岛之外。
两地云雾缭绕,门庭寂静,石头上布满了同样的青苔,闪烁着粼粼光泽。
禅宗领悟之后何必再疑虑世物,诗的意境玄妙自成一家,不依傍他人。
月光下修行的足迹有谁看见,露水和松花粉点缀在我的衣襟上。
注释
山袍:指僧侣或隐士穿的简朴长袍。
红尘:泛指繁华的人世间。
闲居:清闲地居住,远离尘嚣。
岛外身:身处海岛之外,比喻远离世俗。
烟霞:云雾,常用来形容幽静美丽的自然景色。
门寂寂:门庭冷清,无人打扰。
一般:同样,相同。
苔藓:生长在潮湿环境中的植物,此处增添幽静氛围。
石磷磷:形容石头上因覆盖苔藓等而闪现的光泽。
禅关:禅宗修行的关键或阶段。
悟后:领悟禅理之后。
宁疑物:何必再对事物有所疑惑。
诗格:诗歌的风格或境界。
玄来:玄妙之处自然显现。
不傍人:不依赖或模仿他人。
月照:月光照射。
经行:佛教徒的一种修行方式,边走边念经或冥想。
更谁见:还有谁会看见。
露华:露水,此处有清新、纯净之意。
松粉:松树上的粉状物质,与露水一起点缀衣物。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隐逸山林,远离尘世的生活状态和心境。"山袍不称下红尘"表明诗人披着粗糙的衣衫,不再关注俗世的繁华。"各是闲居岛外身"则强调了每个人都在自己的隐逸小岛上过着悠然自得的生活。

"两处烟霞门寂寂, 一般苔藓石磷磷"中的"两处"可能指诗人和岳麓禅师各自的居所。这里描绘了一个宁静的自然环境,其中"烟霞"象征着仙境般的氛围,而"门寂寂"则传达了一种幽深而安静的感觉。"一般苔藓石磷磷"形容岩石被苔藓覆盖,给人一种时间静止、自然沁润的印象。

"禅关悟后宁疑物,诗格玄来不傍人"表明在悟到了禅理之后,对于世间万物再无疑惑。而"诗格玄来不傍人"则说明诗人的诗歌风格超然脱俗,不随波逐流。

最后两句"月照经行更谁见,露华松粉点衣巾"是对夜晚独自漫步时的感受。"月照经行"描绘了在明亮的月光下独自散步的情景,而"更谁见"则表达了一种与世隔绝的孤独之感。"露华松粉点衣巾"则形容着晨露在松针上晶莹剔透,仿佛是松树为诗人点缀的精致衣饰。

总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和内心世界的抒发,展现了诗人超脱尘世、追求精神境界的生活态度。

作者介绍
齐己

齐己
朝代:唐   籍贯:湖南长沙宁乡县祖塔乡   生辰:863年—937年

齐己(863年—937年)出家前俗名胡德生,晚年自号衡岳沙门,湖南长沙宁乡县祖塔乡人,唐朝晚期著名诗僧。 
猜你喜欢

冬日郊望二首·其二

寒鸦飞尽暮天空,缭绕川原晻霭中。

林叶如丹垂欲堕,枝头更起晚来风。

(0)

灵源紫云室赠静上人

在世还随出世缘,相看去住两超然。

山门相送无劳远,还拟来参后乘禅。

(0)

平蛮凯歌十二首寄胡总制梅林公·其十一

天王有道自垂衣,坐付元臣禀庙机。

筑观分流诸岛上,直令日?憺皇威。

(0)

过黄后溪江楼十首·其七

曲槛回廊备四时,晓烟夕月尽相宜。

群山端为开图障,江水直堪变酒池。

(0)

酬西川郡侯惜别之作用韵二首·其一

达识如公今谢傅,中年作别亦情哀。

且题藻句宽离索,莫问萍踪漫去来。

老大勋名双剑在,疏狂林壑一扉开。

临欢预惜逢难再,坐觉愁容照绿杯。

(0)

寄曾前川

斩杙伐杗竭壑岸,却容大木卧江隈。

道路过逢徒骇睨,朝昏变怪竞睚咍。

九成何日当营观,百尺通天未起台。

但保龙鳞蟠铁干,轮囷终是万乘栽。

(0)
诗词分类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诗人
刘启 邹阳 班彪 路温舒 戴圣 向秀 鸠摩罗什 左丘明 韩非 庄周 李耳 荀子 李斯 曾参 吕不韦 公羊高 谷梁赤 宁戚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