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差喜》
《差喜》全文
清 / 李锴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

差喜茅斋匝翠微,阒然常是阖双扉。

秋风中客吟芳草,老态催人看落晖。

云里桑麻终岁供,天边江海一渔归。

旧游三舍京华路,隔绝音尘万里稀。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略带忧郁的乡村生活画卷。诗人李锴以“差喜茅斋匝翠微”开篇,巧妙地将自己隐居的茅屋置于一片青翠之中,营造出一种与世隔绝的宁静氛围。“阒然常是阖双扉”进一步强调了这种远离尘嚣的隐逸生活状态,门常闭,仿佛与外界的一切都保持着距离。

“秋风中客吟芳草,老态催人看落晖”两句,通过自然景象的变化,暗示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衰老。秋风中,诗人独自吟咏着芳草,既是对自然美景的欣赏,也是对时光易逝的感慨。而“老态催人看落晖”,则直接表达了岁月不饶人的主题,夕阳西下,不仅是一日之终,也象征着人生的暮年。

“云里桑麻终岁供,天边江海一渔归”描绘了农耕生活与渔民归家的画面,展现了乡村生活的另一面——劳作与收获。云雾缭绕中的桑麻田地,一年四季为人们提供着食物;而天边归来的渔舟,则是辛勤一天后对家的渴望与回归。这两句通过对比,既体现了生活的艰辛,也蕴含了对平静生活的向往。

最后,“旧游三舍京华路,隔绝音尘万里稀”表达了诗人对过往繁华都市生活的怀念,以及与之相隔的遥远距离。这里的“三舍”可能是指距离的远近,也可能暗指人生经历的三个阶段,无论是哪种解释,都透露出一种对过去美好时光的追忆,以及与之相对的孤独与疏离感。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与对过往繁华的怀念,以及在自然与社会之间寻求平衡的心态。

作者介绍

李锴
朝代:清

(1686—1755)清汉军正黄旗人,字铁君,号眉生,又号豸青山人、幽求子、焦明子。李辉祖子。尝充笔帖式,旋弃去。乾隆元年举鸿博,未中选。以岳丈大学士索额图声势煊赫,避去,隐于盘山豸峰下。诗亦脱俗,而刻意求高,不免有斧凿处。有《睫巢集》、《尚史》等。
猜你喜欢

送汪圣锡侍郎帅福唐

承明才入又南州,重见旌旗照柁楼。

道义平生无捷径,风波随处有虚舟。

如公未可违文石,稽古何妨欠碧油。

我亦登门烦著录,此行无力为王留。

(0)

李正之提点行至郴用予忙字韵寄和答

天涯逢我病,秋晚送君忙。

感慨交情厚,留连别恨长。

宾筵犹雪观,客路已云庄。

摇落郴江路,应须忆醉乡。

(0)

初入大峨

烟霞沉痼不须医,此去真同汗漫期。

曾款上清临大面,仍从太白问峨眉。

山中缘法如今熟,世上功名自古痴。

剩作画图归挂壁,他年犹欲卧游之。

(0)

一龛

一龛窄似鸟窠禅,世界悠悠任大千。

与老有情冬后煖,去仙无几日高眠。

斫开竹后初三径,忘却诗来又一年。

破戒忽题无味句,劣能成字不成篇。

(0)

夜雨

烛花垂穗伴空斋,心事如灰入壮怀。

老倦更阑惟熟睡,任他疏雨滴空阶。

(0)

白善坑

银须玉璞紫金精,犯难穷探亦有名。

白垩区区土同价,吴侬无事亦轻生。

(0)
诗词分类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诗人
姜夔 薛季宣 洪亮吉 顾太清 王质 朱翌 尤侗 王寂 丁鹤年 王易 叶适 张祜 严复 寒山 范纯仁 刘宰 黄公度 徐铉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