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城中晚夏思山》
《城中晚夏思山》全文
唐 / 齐己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葛衣沾汗功虽健,纸扇摇风力甚卑。

苦热恨无行脚处,微凉喜到立秋时。

竹轩静看蜘蛛挂,莎径闲听蟋蟀移。

天外有山归即是,岂同游子暮何之。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chéngzhōngwǎnxiàshān
táng /

zhānhàngōngsuījiànzhǐshànyáofēngshènbēi
hènxíngjiǎochù

wēiliángdàoqiūshí
zhúxuānjìngkànzhīzhūguàshājìngxiántīngshuài

tiānwàiyǒushānguīshìtóngyóuzhī

注释
葛衣:用葛藤纤维织成的衣服,多为夏季穿着。
沾汗:汗水浸湿。
功虽健:努力工作,体力虽好。
纸扇:纸质的扇子,古代常见的纳凉工具。
力甚卑:带来的凉爽很有限。
苦热:极度炎热,难以忍受。
恨无行脚处:遗憾没有可以散步乘凉的地方。
微凉:轻微的凉快感。
立秋时:立秋季节,标志着暑去凉来。
竹轩:竹林中的小屋或亭子。
静看:静静地观赏。
蜘蛛挂:蜘蛛织网的情景。
莎径:长满莎草的小路。
闲听:悠闲地聆听。
蟋蟀移:蟋蟀的叫声,暗示它们的活动或迁徙。
天外有山:远方的山,比喻家乡或归宿。
归即是:那就是归宿。
岂同:怎能与...相同。
游子暮何之:游子在黄昏时不知该去哪里,比喻流浪无定所。
翻译
虽然穿着粗布衣衫尽力劳作以致满身是汗,但是手中摇动的纸扇带来的凉风却显得微不足道。
苦于酷热,遗憾没有可以行走乘凉的地方,微凉的喜悦终于在立秋时节到来。
在竹林中的小屋静静观看蜘蛛结网,悠闲地听着莎草路上蟋蟀的迁移。
远处的山峰是归家的方向,这与漂泊在外的游子不知黄昏该去向何方截然不同。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在炎热的夏日里,对远方凉爽山景的怀念与向往。诗人通过对比身上的汗水和扇子的微弱风力,表达了对避暑佳地的渴望。"苦热恨无行脚处"一句,更是直接流露了这种心境。

在后两句中,诗人静观自然,小小的蜘蛛织网、蟋蟀跳跃,都成了他欣赏的对象。这不仅展示了诗人对生活细微之处的观察,也反映出一种超脱红尘、寄情山水的情怀。

最后两句"天外有山归即是,岂同游子暮何之"则进一步表达了诗人希望摆脱城市中的烦恼与束缚,向往着能够归隐于山中,获得心灵的净化和平静。这也暗含了一种对自由生活方式的向往,与现实中的羁縻形成鲜明对比。

作者介绍
齐己

齐己
朝代:唐   籍贯:湖南长沙宁乡县祖塔乡   生辰:863年—937年

齐己(863年—937年)出家前俗名胡德生,晚年自号衡岳沙门,湖南长沙宁乡县祖塔乡人,唐朝晚期著名诗僧。 
猜你喜欢

采桑子.本意

提笼陌上逢游冶,郎佩香蓝。妾带宜男。

两种芳心各自谙。佯羞却步娇无语,心似春蚕。

泪在青衫。欲说相思一半含。

(0)

悔恨词·其二

一纸相思两鬓丝,渡江桃叶竟无期。

薄言纵使逢卿怒,消息终应寄我知。

犹恐再圆仍易缺,果然重到不嫌迟。

崔微图画分明在,痴把银釭照几时。

(0)

杂事·其三

留仙裙子石华裾,一种柔情玉有余。

肯负平时酬芍药,祇宜生日近芙蕖。

款宾亲设文犀箸,送远空思小犊车。

休抱王郎天壤恨,琴心未必遇相如。

(0)

横霞仙馆杂事·其十

欲度樱桃味与郎,背人离坐走佯佯。

玉瓯一点波罗蜜,分付消魂自去尝。

(0)

兰舫纪游·其二

一春玉恙闭罘罳,声息何曾外院知。

今日花前扶病出,教郎知道减轻时。

(0)

水仙

花如梅萼玉为肌,叶似兰苕翠带飞。

若与二花同供养,便应猜作古三妃。

(0)
诗词分类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诗人
田为 苏易简 毌丘俭 朱高炽 李宗谔 宋璟 刘采春 孙皓 徐绍桢 黄大临 龚用卿 丘丹 吕坤 朱翊钧 蔡寿祺 常衮 李璆 陈琳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