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水上寄乐天》
《水上寄乐天》全文
唐 / 元稹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眼前明月水,先入汉江流。

汉水流江海,西江过庾楼。

庾楼今夜月,君岂在楼头。

万一楼头望,还应望我愁。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shuǐshàngtiān
táng / yuánzhěn

yǎnqiánmíngyuèshuǐxiānhànjiāngliú
hànshuǐliújiānghǎi西jiāngguòlóu

lóujīnyuèjūnzàilóutóu
wànlóutóuwàngháiyìngwàngchóu

注释
眼前:眼睛所见的前方。
明月:明亮的月亮。
水:这里指江水。
先入:首先流入。
汉江:中国的一条河流,此处特指汉水汇入长江之处。
汉水:同上,指汉江。
江海:泛指广阔的水域,这里比喻远方或归宿。
西江:可能指长江下游的某段,也可理解为泛指西方的河流,此处随汉水流向。
庾楼:古楼名,常用于寄托思乡或怀人之情。
庾楼今夜月:今晚庾楼上的月亮。
君:你。
岂:难道。
楼头:楼的高处,常指眺望之处。
万一:如果,假使。
还应:也应该。
望我愁:看到我的忧愁,这里指感受到诗人的思念之情。
翻译
眼帘中的明月倒映在水中,首先汇入汉江向东流。
汉江水奔腾向江海而去,而西江水也绕过了庾楼。
今晚的明月挂在庾楼上,你是否就在那楼阁中。
倘若你在楼头远眺,应该也会看到我心中的忧愁。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明月与流水交织的夜景,诗人通过月亮和江水的情感寄托,表达了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之情。诗中“眼前明月水”一句,以鲜明的笔触将月光在水面上的倒影描绘得淋漓尽致,既展示了夜景的宁静,也为后文的情感铺垫。

"先入汉江流"、"汉水流江海"两句,通过汉江之水流向江海,暗示诗人心中的思念也如这奔腾不息的江水,一直延伸至远方。"西江过庾楼"则是具体地点的描写,让读者感受到诗人所在之地的特定环境。

到了“庾楼今夜月”一句,诗人将视线转向庾楼上的明月,情感开始升华。此时,"君岂在楼头"的问题,如同对远方亲人的呼唤,表达了诗人渴望与之相聚的愿望。

最后两句“万一楼头望,还应望我愁”则是诗人对亲人可能的目光所致的一种期待和设想。这里的“望”字蕴含深情,不仅是肉眼的望,而且是心灵的向往,表达了即便不能相聚,也愿意在精神上与之相连。

整首诗通过月亮、江水、庾楼等景物,巧妙地将个人情感与自然景观融合,以淡远而深长的情怀,与读者产生共鸣。

作者介绍
元稹

元稹
朝代:唐   字:微之

元稹(779年—831年),字微之,别字威明,河南府东都洛阳(今河南洛阳)人,唐朝著名诗人、文学家,父元宽,母郑氏,为北魏宗室鲜卑族拓跋部后裔,北魏昭成帝拓跋什翼犍十四世孙。元稹聪明机智过人,少时即有才名,与白居易同科及第,并结为终生诗友,二人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诗作号为“元和体”。但是元稹在政治上并不得意,虽然一度官至宰相,却在觊觎相位的李逢吉的策划下被贬往外地。
猜你喜欢

与客题冷泉亭

飞来有一峰,挂在东林松。

翠壁萝花满,澄湖白练重。

行随谷口月,卧听南楼钟。

何用瑶琴奏,清音是石淙。

(0)

寄缪天自

浮云日千里,忽止南山阿。

岂不怀天末,秋来风雨多。

三湘空怅望,五岳竟蹉跎。

早晚天台上,期君共薜萝。

(0)

京江舟中望金焦二山作

一水分京口,双峰作海门。

潮蒸寒日气,天插白云根。

十里钟声接,中流塔影奔。

茫茫吴楚恨,呜咽与谁论。

(0)

送人往长白山·其二

秋初已冰雪,冻解百泉侵。

北接乌龙阔,南连鸭绿深。

君求白驼鹿,应向黑松林。

肃慎有遗矢,还从云际寻。

(0)

答蓝公漪·其一

吾友多能画,蓝君亦虎头。

长将千尺水,泻作五湖秋。

天上无黄鹄,人中有白鸥。

桃花开口笑,笑我稻粱谋。

(0)

初春散儒堂作·其三

花开知客至,鸟喜识春来。

扫径留红叶,横琴在绿苔。

寓言师大易,沉饮见狂才。

收拾风前泪,文章任草莱。

(0)
诗词分类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诗人
龙榆生 刘景晨 邓均吾 乐时鸣 蔡淑萍 劳思光 金克木 夏承焘 施蛰存 蒋礼鸿 王揖唐 邓拓 夏仁虎 江亢虎 金启华 陈更新 陈子范 钱昌照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