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劫茫茫剩此躯,镜中那复识今吾。
科头晏起真供状,挑耳勘书古画图。
日历久忘新晦朔,烟蓑长忆旧江湖。
小车洛下无人问,牛马相遭总任呼。
百劫茫茫剩此躯,镜中那复识今吾。
科头晏起真供状,挑耳勘书古画图。
日历久忘新晦朔,烟蓑长忆旧江湖。
小车洛下无人问,牛马相遭总任呼。
这首清代诗人郭曾炘的《幽居遣怀(其二)》描绘了诗人身处孤寂环境中的自我反思和怀旧之情。首句“百劫茫茫剩此躯”,表达了历经沧桑后对自身命运的感慨,仿佛在说人生如梦,只剩躯壳。次句“镜中那复识今吾”,通过镜子反映出诗人对过去与现在的对比,暗示了岁月的流逝和身份的变迁。
“科头晏起真供状”描绘了诗人无拘无束的生活状态,不拘小节,晚起而自在。“挑耳勘书古画图”则展现出他对知识和艺术的热爱,沉浸在书卷与图画的世界里,寻求精神寄托。接下来,“日历久忘新晦朔”写出了诗人对时间流逝的淡漠,忘记了一天又一天的交替。
“烟蓑长忆旧江湖”表达了诗人对往昔自由自在、漂泊江湖的日子的怀念,烟蓑象征着他的隐逸生活。最后一句“小车洛下无人问,牛马相遭总任呼”,以小车在洛阳街头无人问津,自己如同牛马被随意驱使,寓言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世态炎凉的感受。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幽居时的内心世界,既有对过去的追忆,又有对现实的无奈,流露出一种淡泊而又深沉的人生哲理。
夜到碧溪里,无人秋月明。
逢幽更移宿,取伴亦探行。
花下红泉色,云西乳鹤声。
明朝记归处,石上自书名。
楚江亭上秋风起,看发苍梧太守船。
千里同行从此别,相逢又隔几多年。
共襆台郎被,俱褰郡守帷。
罚金殊往日,鸣玉幸同时。
五马来何晚,双鱼赠已迟。
江头望乡月,无夜不相思。
青组言从史,鸿都忽见求。
款言人向老,饮别岁方秋。
髣髴长安陌,平生是旧游。
何时复相遇,宛在水中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