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京江舟中望金焦二山作》
《京江舟中望金焦二山作》全文
明 / 屈大均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元]韵

一水分京口,双峰作海门。

潮蒸寒日气,天插白云根。

十里钟声接,中流塔影奔。

茫茫吴楚恨,呜咽与谁论。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京江上望见金焦二山的壮丽景象,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山水之美与自然之韵。

首联“一水分京口,双峰作海门”,开篇即以“一分”、“双峰”勾勒出京江与金焦二山的壮阔景象,将读者带入一个宏大的自然画卷之中。“分”字生动地描绘了京江的蜿蜒曲折,“作海门”则形象地表现了双峰在江面形成的壮观景象。

颔联“潮蒸寒日气,天插白云根”,进一步描绘了金焦二山的雄伟与神秘。潮水蒸腾,与寒冷的日光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种独特的氛围;而“天插白云根”则以夸张的手法,展现了山峰直插云霄的高耸,仿佛与天空相连,充满了神秘与壮丽。

颈联“十里钟声接,中流塔影奔”,转而描绘了山下的人间景象。十里之内,钟声悠扬,与远处的塔影相呼应,形成了一幅宁静而又充满生机的画面。这里的“接”字,既指钟声与塔影的连接,也暗含了时间与空间的交融,给人以深远的思考。

尾联“茫茫吴楚恨,呜咽与谁论”,则是诗人情感的抒发。面对如此壮丽的自然景观,诗人不禁生发出对历史、对人生的感慨。吴楚之地的沧桑变化,如同江水一般,难以言说的思绪,只能在心中呜咽。这一句不仅深化了主题,也体现了诗人深邃的思想和丰富的情感。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沉的情感,展现了金焦二山的壮美与诗人内心的感慨,是一首富有意境和情感深度的作品。

作者介绍
屈大均

屈大均
朝代:明   字:翁山、介子   号:莱圃   籍贯:广东番禺   生辰:1630—1696

屈大均(1630—1696),初名邵龙,又名邵隆,号非池,字骚余,又字翁山、介子,号菜圃,汉族,广东番禺人。明末清初著名学者、诗人,与陈恭尹、梁佩兰并称“岭南三大家”,有“广东徐霞客”的美称。曾与魏耕等进行反清活动。后避祸为僧,中年仍改儒服。诗有李白、屈原的遗风,著作多毁于雍正、乾隆两朝,后人辑有《翁山诗外》、《翁山文外》、《翁山易外》、《广东新语》及《四朝成仁录》,合称“屈沱五书”。
猜你喜欢

古风·其四

郁仪催朱轮,如驹迈隙过。

玩愒以消时,老大将如何。

云立立犹未,有成成则那。

披卷漫流连,抚景漫吟哦。

愿言励初志,毋为徒延俄。

凡事待知悔,其失亦已多。

(0)

题刻画伽㑲香山九老图

风流少傅十年閒,结社香山共往还。

漫道沧桑多变幻,试看常住是香山。

(0)

汤泉行宫即事

灵境辟离宫,停銮秋宇空。

庭轩静朝旭,树石老金风。

暖溜溶溶洁,清波处处同。

心神堪澡雪,抚景兴无穷。

(0)

过蒙古诸部·其一

岩华峰叶杂丹黄,塞上那知道路长。

霜满寒林山柿冷,烟生毳帐酪酥香。

伊歌度曲闻驼背,羽箭翻弓射雁行。

诸部贤王颙首望,随行争羡羽林郎。

(0)

新月词

萧梧疏柳枝差参,一钩恰露初秋蟾。

榆天流彩冷天色,照我高轩之素檐。

阶蛩唧唧吟寒夕,露下金盘色浮白。

的皪清光映绮窗,依微凉气侵瑶席。

年来赢得秋思深,桂轮独对凭阑吟。

何必拈花悟指月,昔非昔月今犹今。

(0)

题余省仿林椿四季梅·其一梅椿杜鹃

松竹参差处,韶华酝酿中。

子规犹未识,啼怨口流红。

(0)
诗词分类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诗人
柳公权 王褒 万俟咏 商辂 华蘅芳 张宇初 崔峒 独孤及 景翩翩 王安国 令狐楚 李珣 刘迎 金农 黄姬水 贺双卿 黄宗羲 欧阳建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