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竹参差处,韶华酝酿中。
子规犹未识,啼怨口流红。
松竹参差处,韶华酝酿中。
子规犹未识,啼怨口流红。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春日生机勃勃的景象,通过松竹、韶华、子规(即杜鹃)等元素,展现了大自然的和谐与生命力。
首句“松竹参差处”,以松竹的错落有致,营造出一种自然界的秩序美,同时也暗示了季节的变化,为后续描绘春天的生机埋下伏笔。
“韶华酝酿中”一句,巧妙地运用了“韶华”这一词汇,既指美好的时光,也暗含春日万物复苏、生机勃发之意。这里将时间与自然景象紧密相连,展现出一幅充满活力的画面。
“子规犹未识,啼怨口流红”则进一步深化了情感的表达。子规,即杜鹃鸟,以其啼声凄厉著称,常被用来象征哀怨之情。诗句中的“犹未识”暗示着春天的到来,但杜鹃似乎还未完全理解这变化,因此在啼鸣中流露出一丝哀怨。而“口流红”更是形象生动,将杜鹃的啼声比作鲜血流淌,不仅增强了画面感,也强化了情感的表达,使得整个场景更加生动、感人。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意象,成功地捕捉到了春天的韵味,表达了对自然界美好生命的赞美和对生命变迁的感慨。
闭门诵书史,已读万卷破。
养气塞天地,不受一毫挫。
名声落空廓,踪迹长坎坷。
尘埃相邂追,齿发嗟老大。
文章心未死,功业手犹唾。
世事若循环,天理犹转磨。
朝得暮或失,俯吊仰辄贺。
行见风云会,惊起南阳卧。
此生正坐不知天,岂有豨苓解引年。
但觉转喉都是讳,就令摇尾有谁怜。
腰金已付儿曹佩,心印还当我辈传。
他日乘车来问道,苇间相顾共攀缘。
乘閒驱马向高原,楚汉遗基尚宛然。
堪怜项羽成何事,占得淮边屋数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