鞭影拖云入帝京,少年正好作功名。
不辞驿骑三千里,欲奋鹏抟九万程。
白玉楼中挥翰墨,黄金台上被恩荣。
何须折柳送行色,只写诗篇话别情。
鞭影拖云入帝京,少年正好作功名。
不辞驿骑三千里,欲奋鹏抟九万程。
白玉楼中挥翰墨,黄金台上被恩荣。
何须折柳送行色,只写诗篇话别情。
这首诗描绘了任子敏司丞即将远赴北方任职的情景,以壮志豪情和文人雅致相结合的方式表达送别之意。首句“鞭影拖云入帝京”形象生动,犹如任子敏的豪迈身影伴随着马鞭的光影直上京城,展现了他昂扬的志向和决心。接着,“少年正好作功名”点出他正值青春年华,有着建功立业的抱负。
“不辞驿骑三千里,欲奋鹏抟九万程”两句进一步强调了他的决心和壮志,即使长途跋涉三千里,也要像大鹏展翅那样追求九万里的高远目标。诗人通过这些描绘,寄寓了对友人的鼓励和期待。
“白玉楼中挥翰墨,黄金台上被恩荣”则转而描述任子敏在京城的文臣生活,暗示他将在朝廷中施展才华,受到恩宠。最后,诗人以“何须折柳送行色,只写诗篇话别情”收束,表达了无需传统的离别习俗,只需以诗篇寄托深厚的情感,显得更为文雅且富有诗意。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真挚,语言豪放,既体现了送别的深情,又展现了主人公的雄心壮志,是一首典型的送别佳作。
居杭积五岁,自意本杭人。
故山归无家,欲卜西湖邻。
良田不难买,静士谁当亲。
髯张既超然,老潜亦绝伦。
李子冰玉姿,文行两清淳。
归从三人游,便足了此身。
公堤不改昨,姥岭行开新。
幽梦随子去,松花落衣巾。
卜筑因自然,檀溪不更穿。
园庐二友接,水竹数家连。
直与南山对,非关选地偏。
草堂时偃曝,兰枻日周旋。
外事情都远,中流性所便。
闲垂太公钓,兴发子猷船。
余亦幽栖者,经过窃慕焉。
梅花残腊月,柳色半春天。
鸟泊随阳雁,鱼藏缩项鳊。
停杯问山简,何似习池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