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身云水僧,今世山林士。
游方未能遍,行脚方自此。
朝行或官程,夜宿必野寺。
我自幽有期,人言痴了事。
前身云水僧,今世山林士。
游方未能遍,行脚方自此。
朝行或官程,夜宿必野寺。
我自幽有期,人言痴了事。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赵蕃所作的《宿汪山之福田院》。诗中,诗人以云水僧和山林士的身份自比,表达了他游历四方、寻求内心宁静的生活态度。他虽然未能走遍所有的地方,但决定从此开始行脚修行,白天处理官事,夜晚则选择在野外的寺庙歇息。诗人对自己的选择有着清晰的认识,尽管他人可能认为这种生活方式有些痴傻,但他却乐在其中,享受着内心的自由与追求。整首诗透露出诗人超脱世俗、追求精神境界的禅意。
江南气候足妍和,燕地风沙本自多。
惟有梅花解人意,乡关客舍共芬华。
当年花里故人别,今日花前为谁折。
玉碗银缸赏已新,毡毹锦帐香未歇。
醉把瑶华揽子裾,莫教羌笛怨离居。
上苑花枝犹若此,故园春色定何如。
云表岧峣玉毫吐,点画鸿蒙扫烟雨。
丰狐老兔愁锋芒,象齿文犀安足数。
长虹一道界奎躔,明霞万里飞琼笺。
泚墨欲乾溟海水,笔势撑住东南天。
早晚风云殊变态,山灵握管有何意。
紫阁归来翌圣明,玄草长留照天地。
我闻西方尊,接引为慈仁。
从其所修受,而别善恶因。
峨峨南崧山,胜地久荆榛。
梵宇日倾圯,金像空嶙峋。
大夫买山隐,转念像教湮。
舍宅重布地,移佛动金轮。
接引何为者,人力不能伸。
大夫祷以意,倏然举行频。
捷如鼓答桴,轻如筏渡津。
灵蛇口中出,经藏腹内陈。
中有梁皇谶,姓名犹未泯。
乃悟前身是,始觉受记真。
秋官尔应知,指穷于为薪。
薪尽火复传,咸在当生身。
修持若不倦,世界即天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