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庭波上崒高峰,翠色难将别岫同。
真籍从来标福地,大钧于此费神功。
蛟龙拗怒深深避,星月流光面面通。
尘迹未能乘兴往,据鞍回首正秋风。
洞庭波上崒高峰,翠色难将别岫同。
真籍从来标福地,大钧于此费神功。
蛟龙拗怒深深避,星月流光面面通。
尘迹未能乘兴往,据鞍回首正秋风。
这首诗描绘了洞庭湖上的君山,以翠绿的山峰与周围的景色形成鲜明对比,展现出君山的独特魅力。诗人韦骧通过“洞庭波上崒高峰”一句,生动地勾勒出君山屹立于波涛之上的雄姿。接着,“翠色难将别岫同”则强调了君山的绿色不同于其他山峦,独树一帜。
“真籍从来标福地”表达了君山自古以来就被视为吉祥之地,蕴含着深厚的文化意义。“大钧于此费神功”则赞美了大自然在此创造的奇迹,显示了君山的非凡之处。接下来,“蛟龙拗怒深深避”和“星月流光面面通”两联,分别从神话传说和自然景象的角度,进一步渲染了君山的神秘与美丽,蛟龙的畏惧和星月的映照都成为了君山独特风貌的象征。
最后,“尘迹未能乘兴往,据鞍回首正秋风”表达了诗人虽然未能亲临其境,但心中对君山美景的向往之情,以及在想象中感受到的秋风带来的凉爽与宁静。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想象,展现了君山的自然之美和文化内涵,同时也流露出诗人对自然景观的热爱与敬仰之情。
上天四序分寒燠,以渐相寻不相渎。
今年立春七日耳,暖景温风何迫促。
群蛙怒鸣蚊蚋出,蚍蜉插翅飞满屋。
儿童便欲觅团扇,我亦汗垢思汤沐。
山坡梅花常恨晚,一夕开尽如雪谷。
篱边已放桃蕊红,庭下顿长萱芽绿。
小人识浅喜欲舞,轻衫冷饼相追逐。
春深疠鬼不贷人,此暖但忧非汝福。
忆昨骑驴入蜀关,旗亭邂逅一开颜。
气钟太华中条秀,文在先秦两汉间。
宝剑凭谁占斗气,名驹竟失养天闲。
身今老病投空谷,回首东风涕自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