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崧山纪异赞》
《崧山纪异赞》全文
明 / 区大相   形式: 古风  押[真]韵

我闻西方尊,接引为慈仁。

从其所修受,而别善恶因。

峨峨南崧山,胜地久荆榛。

梵宇日倾圯,金像空嶙峋。

大夫买山隐,转念像教湮。

舍宅重布地,移佛动金轮。

接引何为者,人力不能伸。

大夫祷以意,倏然举行频。

捷如鼓答桴,轻如筏渡津。

灵蛇口中出,经藏腹内陈。

中有梁皇谶,姓名犹未泯。

乃悟前身是,始觉受记真。

秋官尔应知,指穷于为薪。

薪尽火复传,咸在当生身。

修持若不倦,世界即天人。

(0)
鉴赏

这首诗由明代诗人区大相所作,名为《崧山纪异赞》。诗中描绘了对佛教信仰的深切感悟与实践,以及对佛法传播的热切期盼。

诗的开头便提到了佛教中的“西方尊”和“接引”,象征着慈悲与引导,接着描述了南崧山原本荒废的景象,以及一位“大夫”(可能是区大相自己)购买此山,重建寺庙,恢复佛像,展现出了对佛教的深厚信仰与实际行动。

“接引何为者,人力不能伸。”这一句表达了对佛法传播困难的感慨,但紧接着“大夫”通过祈祷,奇迹般地使寺庙得以重建,展现了超自然的力量与希望。

“灵蛇口中出,经藏腹内陈。”这里运用了生动的比喻,描述了佛法的传承与传播,如同灵蛇吐出经文,经藏被妥善安置,象征着知识与智慧的传递。

“中有梁皇谶,姓名犹未泯。”提到“梁皇谶”可能是指与佛教相关的预言或经典,强调了佛法中蕴含的预言与个人命运的关系,即使时间流逝,这些预言依然铭记在心。

最后,“修持若不倦,世界即天人。”鼓励人们持续修行,相信通过不懈的努力,最终能够达到与佛界相通的境界,实现内心的升华与世界的和谐。

整首诗不仅展现了对佛教的虔诚与敬仰,也体现了诗人对于佛法传播与实践的深刻思考和美好愿景。

作者介绍
区大相

区大相
朝代:明

广东高明人,字用儒,号海目。区益子。善为文,下笔千言立就。万历十七年进士。初选庶吉士,累迁赞善、中允。掌制诰。居翰院十五年,与赵志皋、张位、沈一贯等有旧。赵等先后当国,大相皆引避不轻谒。后调南太仆寺丞,以疾归,卒。工诗词,皆严于格律,为明代岭南大家。有《太史集》、《图南集》、《濠上集》。
猜你喜欢

古意·其一

泪竹小帘扉,孀娇卓氏闺。

犊鼻总相许,鸾云无定飞。

好收缝客线,去衲出家衣。

不见鸳鸯底,荷花拔锦泥。

(0)

古意

只堪话旧作生涯,若论风情鬓有华。

记得金钗堕双凤,十年前夜舞谁家。

(0)

岁暮夜雪招二王诗人齑果小饮

二王二王来何难,榼榼清酤顿欲乾。

何处王门无短衱,最傩客路是长安。

齑盐雪糁充瓶立,蔗藕霜消饱膈酸。

四海论交头尽白,至今胆落醴交寒。

(0)

今来自岭海者云扶桑花也予昔所见殊不类是殆大苏所咏涓涓泣露紫含笑焰焰烧空红拂桑耳花家剪双头见寄始觉首四作之误乘酒漫成六首以赎差错插砚水瓶嫣然有笑语意岂亦怜老人之衰眊耶复取馀沥浇之当缠头耳滇蜀村歌云披蓑衣打杖头鼓风流在何处予拟答乡谚云雪落长江里依旧化作水何不落则雨却要是个底不知花神有知作何平章夜见梦云叟所谓黄连树下弹琴也·其六

将军池馆有王戎,何似扶桑到海东。

过岭风尘双袖暗,际天烟涨一裙红。

细腰回雪憎魔女,浓颊围灯笑醉翁。

寄语寒温须着意,别来泪血尚溶溶。

(0)

清平调三首·其二

帘外宫娥舞袖来。霓旌双引出蓬莱。

一泓仙掌金茎露,分赐群臣七宝杯。

(0)

杨柳枝词四首·其一

去岁今时别泪飘。夫君留向玉关遥。

春风似为相思妾,吹动天涯万柳条。

(0)
诗词分类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诗人
高克恭 齐之鸾 魏源 欧阳詹 法式善 胡炳文 褚亮 薛道衡 宇文虚中 吴激 拾得 李日华 刘珝 程大昌 苏子卿 章炳麟 秦韬玉 丰坊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