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赞历代天师.第二十四代讳正随字宝神》
《赞历代天师.第二十四代讳正随字宝神》全文
宋 / 白玉蟾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阳]韵

人在犁锄烟水乡,结茅高卧小松岗。

敕封真静先生号,一卷仙经一炷香。

(0)
翻译
一个人在宁静的农耕乡村,居住在长满小松树的山坡上
被正式赐予真静先生的称号,每日诵读仙经,燃一柱香冥想
注释
犁锄:农具,犁头和锄头,用于耕作。
烟水乡:形容乡村景色如烟雾缭绕,水汽弥漫。
结茅:搭建茅草屋,简朴的居所。
高卧:悠闲地躺着,指隐居生活。
小松岗:长有小松树的山坡。
敕封:皇帝或上级给予的封号或荣誉。
真静先生:表示人物的尊称,强调其内心的平静与超脱。
仙经:道教经典,这里可能指修行的秘籍。
一炷香:点燃的一根香,常用于宗教或冥想仪式。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隐逸高人的生活状态,通过对自然环境的细腻描写和道教修炼元素的融入,展现了诗人对于超脱世俗、追求精神境界的向往。

“人在犁锄烟水乡”一句设定了一种田园风光,犁锄即耕作,烟水乡指的是那朦胧的江南水乡。下一句“结茅高卧小松岗”,则具体描绘了隐士的居所,是在茅屋里,在小山岗上安身。

接下来,“敕封真静先生号”显示了对道教仙人的尊称,意指这位隐逸者拥有一个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道号。紧接着“一卷仙经一炷香”,则揭示了他修炼的方式,是通过诵读仙经和燃烧香料来达到心灵的净化和提升。

整首诗语言简洁,意境清新,透露出一种超然物外、与自然合一的生活哲学。

作者介绍
白玉蟾

白玉蟾
朝代:宋   字:如晦   号:琼琯   籍贯:南宋时   生辰:1134~1229

白玉蟾(1194-1290),南宋时人,内丹理论家。南宗的实际创立者,创始金丹派南宗,金丹派南五祖之一。生卒年待考,原名葛长庚,本姓葛,名长庚。字如晦,号琼琯,自称神霄散史,海南道人,琼山老人,武夷散人。定居福建闽清。祖籍福建闽清,生于海南琼州。幼聪慧,谙九经,能诗赋,长于书画,12岁时举童子科,作《织机》诗;才华横溢,著作甚丰。
猜你喜欢

拟古·其三

芳葩熙春阳,零叶凛秋辰。

商飙歘以来,绿叶成枯薪。

芬华既云逝,淡泊全其真。

直干凌严霜,根荄肇先春。

敷愉安足恃,葆璞完吾淳。

孤生各有志,岂惟松柏贞。

莫嗟风霜惨,中有大造仁。

(0)

春水

春光何处好,溪水绿烟生。

蘸柳偏多态,浮花最有情。

泥融知燕喜,风静觉鸥轻。

为问桃源路,渔舟小渚横。

(0)

早秋夜坐

冰簟凉生暑渐收,雨痕洗出一天秋。

微风小院花香合,淡月空阶竹影浮。

绕砌乱虫搀客话,谁家孤笛唤人愁。

萧萧夜色清如水,坐看星河渐欲流。

(0)

哭夫子·其五

几度悲秋秋已阑,回纹裁就向谁看。

锦衾人去鸳鸯冷,银蒜帘空翡翠寒。

无复音容还故国,空馀旅榇返长安。

昨宵梦里分明见,依旧看花倚画栏。

(0)

题林亚清画

梅花竹叶互交加,濡墨淋漓整复斜。

忆得昨宵明月下,横拖疏影上窗纱。

(0)

督植棫朴入山拾薪

汗漫陟秋山,凉风动巾帻。

辞柯霜叶乱,溪涧丹黄积。

呼儿拾堕薪,少小各勤力。

携筐竞奔命,草影穿林隙。

叶乾声窸窣,肩压行盘辟。

相携返林屋,喜笑声阗溢。

承欢到公妪,一一颁枣栗。

眷兹真朴情,良用增愉怿。

渊明古贤哲,儿躬柴米役。

矧余未闻道,生事恒多绌。

不凭手足劳,曷由供朝夕。

吟成授儿读,聊以示鞭策。

(0)
诗词分类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诗人
宋濂 吴伟业 晁冲之 李昴英 蒋春霖 霍韬 田锡 谭处端 刘黻 贾似道 文廷式 程垓 林旭 舒亶 张九龄 真德秀 纪昀 范浚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