汗漫陟秋山,凉风动巾帻。
辞柯霜叶乱,溪涧丹黄积。
呼儿拾堕薪,少小各勤力。
携筐竞奔命,草影穿林隙。
叶乾声窸窣,肩压行盘辟。
相携返林屋,喜笑声阗溢。
承欢到公妪,一一颁枣栗。
眷兹真朴情,良用增愉怿。
渊明古贤哲,儿躬柴米役。
矧余未闻道,生事恒多绌。
不凭手足劳,曷由供朝夕。
吟成授儿读,聊以示鞭策。
汗漫陟秋山,凉风动巾帻。
辞柯霜叶乱,溪涧丹黄积。
呼儿拾堕薪,少小各勤力。
携筐竞奔命,草影穿林隙。
叶乾声窸窣,肩压行盘辟。
相携返林屋,喜笑声阗溢。
承欢到公妪,一一颁枣栗。
眷兹真朴情,良用增愉怿。
渊明古贤哲,儿躬柴米役。
矧余未闻道,生事恒多绌。
不凭手足劳,曷由供朝夕。
吟成授儿读,聊以示鞭策。
这首清代诗人廖树蘅的《督植棫朴入山拾薪》描绘了一幅秋日山间劳动的生动画面。首句“汗漫陟秋山”展现了主人公带领孩子们在秋高气爽的时节上山的情景,凉风吹过,连他的头巾都随之飘动,营造出一种清新自然的氛围。
接下来,“辞柯霜叶乱,溪涧丹黄积”描绘了山中落叶纷飞,溪流两岸堆积着红黄的树叶,色彩斑斓,富有季节感。诗人观察细致,通过“呼儿拾堕薪”点出孩子们参与劳动的场景,体现了家庭的勤劳和团结。
“携筐竞奔命,草影穿林隙”描述孩子们提着篮子,忙碌地穿梭于树林之间,草丛间的光影斑驳,增添了劳动的动态美。而“叶乾声窸窣,肩压行盘辟”则写出他们捡拾枯枝的声音和负重前行的艰辛。
最后,“相携返林屋,喜笑声阗溢”描绘了满载而归的喜悦,孩子们的欢笑充满了整个林间小屋。诗人借此表达了对淳朴乡情的珍视,以及对孩子们勤劳精神的赞美。“承欢到公妪,一一颁枣栗”更是展现出家庭和睦,长辈们欣慰地分发果实时的温馨场景。
结尾部分,诗人以陶渊明自比,感叹自己虽未达到古代贤人的境界,但孩子们的勤劳也让他深感生活的不易,同时也认识到唯有依靠辛勤劳动,才能维持生计。他将这些感悟化为诗歌,教导孩子们,既是激励也是自我鞭策。
整体来看,这首诗语言质朴,情感真挚,既展示了田园生活的日常,又寓含了深沉的人生哲理。
熟读公诗文,高出骚选前。
蹇余相追逐,严句入杜编。
里鼓闻咸池,山歌混葛天。
刀圭靳付授,分寸难扳缘。
偶逢浮丘伯,月下吹箫眠。
凤咮不可和,蚓窍殊自怜。
披我云锦裳,易去短褐穿。
啖我玉井藕,洒然渴肺痊。
回澜使东之,斡天令左旋。
斯文恃砥柱,诸老随游川。
交游愧忝窃,薰摘劳结悁。
当论先后觉,宁较大小年。
已得渥洼骏,共登昆崙颠。
指点归宿处,目览非耳传。
始予丱角来,家君绾铜墨。
县斋多休暇,县圃足戏剧。
虽云嗜梨栗,亦颇窥简册。
弟妹俱孩幼,亲发方如漆。
后予捧檄至,轩盖候广陌。
于时志气锐,门户况烜赫。
郡花照席红,湖柳拂鞍碧。
耆老互问讯,酒饩纷狼籍。
今予挑包过,城郭宛如昔。
高年凋落尽,满眼少朋识。
管子仕瘴烟,屈叟掩泉穸。
荜门访旧师,目闇面黧黑。
买醪与之酌,往事话历历。
既生异县感,遂起故乡忆。
吾翁墓草深,高堂已斑白。
贫居滫髓空,远游温凊隔。
二季官海滨,女子各有适。
曾不如阿奴,碌碌在母侧。
回思盛壮时,去矣复难得。
因成临川吟,吟罢泪横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