熟读公诗文,高出骚选前。
蹇余相追逐,严句入杜编。
里鼓闻咸池,山歌混葛天。
刀圭靳付授,分寸难扳缘。
偶逢浮丘伯,月下吹箫眠。
凤咮不可和,蚓窍殊自怜。
披我云锦裳,易去短褐穿。
啖我玉井藕,洒然渴肺痊。
回澜使东之,斡天令左旋。
斯文恃砥柱,诸老随游川。
交游愧忝窃,薰摘劳结悁。
当论先后觉,宁较大小年。
已得渥洼骏,共登昆崙颠。
指点归宿处,目览非耳传。
熟读公诗文,高出骚选前。
蹇余相追逐,严句入杜编。
里鼓闻咸池,山歌混葛天。
刀圭靳付授,分寸难扳缘。
偶逢浮丘伯,月下吹箫眠。
凤咮不可和,蚓窍殊自怜。
披我云锦裳,易去短褐穿。
啖我玉井藕,洒然渴肺痊。
回澜使东之,斡天令左旋。
斯文恃砥柱,诸老随游川。
交游愧忝窃,薰摘劳结悁。
当论先后觉,宁较大小年。
已得渥洼骏,共登昆崙颠。
指点归宿处,目览非耳传。
这是一首五言绝句,结构严谨,语言华丽,意境深远。诗人自述其文学修养和才情,开篇即以“熟读公诗文”、“高出骚选前”表明自己对古典文学的深刻理解和超越常人的文学造诣。接着,“蹇余相追逐”、“严句入杜编”则展示了诗人对于古代文学名篇的研究和评述,既有追求,也有严谨的学术态度。
中间两句“里鼓闻咸池”、“山歌混葛天”描绘了一种超脱世俗、与自然合一的生活状态,显示出诗人内心的宁静和自在。随后,“刀圭靳付授”、“分寸难扳缘”则是对文学创作过程中细致入微的刻画,表现了诗人对于文字工夫的重视。
“偶逢浮丘伯”一句,通过与名士相遇的情景,传递出一种文人的交流和情谊。而“月下吹箫眠”则是对那种恬淡自适、超然世外的生活态度的描绘。接下来,“凤咮不可和”、“蚓窍殊自怜”表达了诗人对于不同才能和境界的尊重与理解。
“披我云锦裳”、“易去短褐穿”一方面展示了诗人的才华和修养,另一方面也隐含着对物质生活不太在意的态度。紧接着,“啖我玉井藕”、“洒然渴肺痊”则是对精神世界的滋润和满足的写照。
最后两句“回澜使东之”、“斡天令左旋”通过水流和天地运行的比喻,表达了诗人对于文学创作的宏大视野和深远理念。全诗以“斯文恃砥柱”、“诸老随游川”结尾,不仅展示了诗人的文学成就,也反映出其对前贤的敬仰之情。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诗人自身的文学修养、才情和生活态度,展现了一种高洁脱俗的文学境界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短艇冲寒泛浅沙,满溪明月浸芦花。
忽惊远岸灯光发,篱落萧疏一两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