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赠无庵于道人六言一首》
《赠无庵于道人六言一首》全文
宋 / 刘克庄   形式: 六言诗  押[覃]韵

□无尽空诸有,孤立何须同参。

道人不置产业,寄迹孟家废庵。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zèngāndàorénliùyánshǒu
sòng / liúzhuāng

jìnkōngzhūyǒutóngcān

dàorénzhìchǎnmèngjiāfèiān

注释
无尽:形容广大无边。
空诸有:空虚中包含万物。
孤立:独自一人。
何须:何必。
同参:一同参与或理解。
道人:道士。
置产业:置办产业或财产。
寄迹:留下踪迹。
孟家:姓孟的人家。
废庵:废弃的庵堂,指修行的地方。
翻译
无尽的空虚中充满了万物,孤独的存在又何必寻求共鸣。
道士不置办个人财产,他的踪迹只留在孟家废弃的庵堂。
鉴赏

这首诗是一位文人的作品,通过对比和反问的修辞手法,表达了诗人对于道家清净无为、超脱世俗的生活态度的赞美之情。"□无尽空诸有"一句,通过使用"□"字来形象地描绘出一种虚空与物质并存的哲学意境,暗示了诗人对于道家"道法自然"观念的认同。

"孤立何须同参"则是对这种生活态度的肯定,表明即便是在孤独寂寞中,也无需追求与世俗的同流合污。这里的"同参"暗含着一种对于群体或潮流的不屑参与,展现了诗人对个人主义和独立精神的推崇。

接下来的两句"道人不置产业,寄迹孟家废庵"则具体描绘了一位道人的生活状态。"不置产业"意味着这位道士远离了世俗的财产与欲望,只为心中的道法而活;而"寄迹孟家废庵"则是在形象地表达这位道人选择在一处荒废的庙宇中定居,这里不仅是一种物质上的简陋,更隐喻着精神上的超脱与纯净。

总体来说,此诗通过对道家的赞美,传递了一种超然物外、淡泊明志的情怀。这也反映了古代文人对于自然和谐、心灵自由的向往。

作者介绍
刘克庄

刘克庄
朝代:宋   字:潜夫   号:后村   籍贯:福建莆田   生辰:1187~1269

刘克庄(1187年9月3日—1269年3月3日),初名灼,字潜夫,号后村,福建省莆田市人。南宋豪放派诗人、词人、诗论家。初为靖安主簿,后长期游幕于江、浙、闽、广等地。诗属江湖诗派,作品数量丰富,内容开阔,多言谈时政,反映民生之作,早年学晚唐体,晚年诗风趋向江西诗派。词深受辛弃疾影响,多豪放之作,散文化、议论化倾向也较突出。作品收录在《后村先生大全集》中。
猜你喜欢

题延庆院

桐柏分奇对郡楼,括苍真隐翠何尤。

幽人选胜近龙穴,野客忽来忘虎丘。

溪户便将尘事隔,云房曾遣宦情收。

灰心到此方高尚,好学遗民结社游。

(0)

修竹百竿才欣种植佳篇五首旋辱咏歌若无还答之言是阙唱酬之礼恭依来韵以导鄙怀调下才卑岂逃嗤诮·其一

谩栽花卉满朱栏,争似疏篁种百竿。

长爱枕前闻淅沥,乍欣窗外见檀栾。

春来莫重和烟翠,岁晚应须带雪看。

我得此君添一友,时时相对列杯盘。

(0)

将就十章更献三首词虽愈拙诚即可矜或歌执事之风猷或导鄙人之情志愿宽捷给稍赐披寻·其三

野性从来只澹如,奉身求足不求馀。

清风明月三间屋,赤轴黄签一架书。

午睡爱茶鱼眼细,春餐费笋锦皮疏。

比惭多病仍多告,犹拟分司洛下居。

(0)

菩萨蛮.管邦惠家小鬟善讴

小山娇翠低歌扇。雏莺学语春犹浅。无力响方檀。

声随玉笋翻。垂鬟云乍染。媚靥香微点。

未解作轻颦。凝情已动人。

(0)

次韵叶硕夫南归见贻·其二

飞花无数上衣裾,孤闷须凭酒破除。

翻手作云伤往事,转头如梦欲捐书。

但知甘苦同薇蕨,不问辛勤有屋庐。

后日锦衣行昼里,肯来盘谷饭溪鱼。

(0)

再和久旱望雨韵

高田黄欲枯,下田青欲变。

三更轣轳声,挈水急于电。

污池鱼不游,坎井蛙自见。

助苗敢辞劳,人力讵能遍。

那忧日一食,正惧李三咽。

微云不成雨,但作眼中眩。

(0)
诗词分类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诗人
孔平仲 李新 董嗣杲 霍与瑕 林大春 成廷圭 郑善夫 李锴 童轩 张翥 陶安 孙觌 释绍昙 耶律铸 姜特立 郑真 王渐逵 曾丰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