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性从来只澹如,奉身求足不求馀。
清风明月三间屋,赤轴黄签一架书。
午睡爱茶鱼眼细,春餐费笋锦皮疏。
比惭多病仍多告,犹拟分司洛下居。
野性从来只澹如,奉身求足不求馀。
清风明月三间屋,赤轴黄签一架书。
午睡爱茶鱼眼细,春餐费笋锦皮疏。
比惭多病仍多告,犹拟分司洛下居。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淡泊明志、简约生活的境界。"野性从来只澹如,奉身求足不求馀"表达了诗人对简单生活的追求,只求满足基本需要,不贪图奢侈。"清风明月三间屋,赤轴黄签一架书"则描绘了一种宁静而雅致的居住环境,诗人在这里享受着阅读带来的乐趣。
"午睡爱茶鱼眼细,春餐费笋锦皮疏"这两句生动地描写了诗人的日常生活。他喜欢在午休时品茶,茶叶的细小如同鱼眼;而在春天用竹笋做成的筷子吃饭,食物间或被筷子夹破,这种生活场景展现了诗人对自然和生活的细腻感受。
"比惭多病仍多告,犹拟分司洛下居"表达了诗人虽然身体多病,但依然不忘倡导理念,希望能够在洛阳这样一个地方安顿下来。最后一句"犹拟分司洛下居"流露出诗人对于未来生活的憧憬和期待。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美景和日常生活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平静与满足,以及对一种简约而有序生活方式的向往。
半额微黄金缕衣,玉搔头袅凤双飞。
从教水溅罗裙湿,还道朝来行雨归。
眼波横秀。
乍睡起、茸窗倦绣。
甚脉脉、阑干凭晓,一握乱丝如柳。
最恼人、微雨慳晴,飞红满地春风骤。
记帕折香绡,簪敲凉玉,小约清明前后。
昨梦行云何处,应只在、春城迷酒。
对溪桃羞语,海棠贪困,莺声唤醒愁仍旧。
劝花休瘦。
看钗盟再合,秋千小院同携手。
回文锦字,寄与知他信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