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再和久旱望雨韵》
《再和久旱望雨韵》全文
宋 / 李弥逊   形式: 古风  押[霰]韵

高田黄欲枯,下田青欲变。

三更轣轳声,挈水急于电。

污池鱼不游,坎井蛙自见。

助苗敢辞劳,人力讵能遍。

那忧日一食,正惧李三咽。

微云不成雨,但作眼中眩。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zàijiǔhànwàngyùn
sòng / xùn

gāotiánhuángxiàtiánqīngbiàn

sāngèngshēngqièshuǐdiàn

chíyóukǎnjǐngjiàn

zhùmiáogèngláorénnéngpiān

yōushízhèngsānyàn

wēiyúnchéngdànzuòyǎnzhōngxuàn

翻译
高田里的稻谷已接近枯黄,低洼田地里的作物即将转绿。
深夜里辘轳声响起,汲水的速度比闪电还急。
满是淤泥的池塘里鱼儿不再游动,井底的蛙只能看见自己的世界。
灌溉作物我们从不嫌劳累,但人力毕竟有限难以遍及所有。
不必担忧一日只吃一顿,更怕的是连日无粮,只剩李三的叹息声。
稀薄的云彩无法带来雨水,只能让人眼前一片眩晕。
注释
高田:高地上的农田。
黄欲枯:即将枯黄。
下田:低洼的田地。
青欲变:即将变绿。
三更:深夜。
挈水:提水。
急于电:速度极快。
污池:满是淤泥的池塘。
坎井蛙:井底的蛙。
助苗:灌溉作物。
人力:人力。
日一食:一日一餐。
李三咽:形容极度饥饿。
微云:稀薄的云。
眼中眩:眼前发晕。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久旱待雨的农村景象,通过对自然界细腻描写,表达了诗人对干旱天气的忧虑和期待。

"高田黄欲枯,下田青欲变"两句,从不同海拔的农田出发,形象地展现了旱情对土地的影响,高处的土地已经变得干枯,而低处尚有微妙变化,隐含着土地对水分的渴望。

"三更轣轵�声,挈水急于电",诗人通过夜晚时分的滴答声响和急促的水流声,传达了时间紧迫、急需雨水的心情。水声如同警报,提醒人们灾难即将来临。

"污池鱼不游,坎井蛙自见"则描绘出干涸的池塘和井泉中,连鱼类都不再游弋,而只剩下蛙声孤独地响起,这是对旱情严重后果的一种写照。

"助苗敢辞劳,人力讵能遍"表达了农民在干旱之年仍需付出辛勤劳动去浇灌作物,但即便如此,也难以满足所有需要的无奈感。

"那忧日一食,正惧李三咽"这两句诗,通过对食物的关注和对未来不确定性的恐惧,传递出人们在旱灾中生活艰辛的心境。

最后,"微云不成雨,但作眼中眩"则是诗人面对久旱无雨的现实,无奈之下连天边的微云都让人产生幻觉,以为即将降临甘霖,却终究只是视线中的扭曲。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和生动的景象,深刻地反映了农民在自然灾害面前的无助与悲哀,同时也表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敬畏之心以及对雨水恩惠的期待。

作者介绍
李弥逊

李弥逊
朝代:宋   号:筠西翁   籍贯:吴县(今江苏苏州)   生辰:1085~1153

李弥逊(1085~1153)字似之,号筠西翁、筠溪居士、普现居士等,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大观三年(1109)进士。高宗朝,试中书舍人,再试户部侍郎,以反对议和忤秦桧,乞归田。晚年隐连江(今属福建)西山。所作词多抒写乱世时的感慨,风格豪放,有《筠溪乐府》,存词80余首。 
猜你喜欢

简沈沅陵求潮州韩文公庙碑并抄山谷碑诗二首·其二

涪翁昔在黔戎贬,逸翰遗章久更多。

字画公今元祐脚,拟烦妙手定如何。

(0)

简邢公昭丈

梅园想见绿增深,竹径遥知笋出林。

坐底未能成一出,祇缘多病与多阴。

(0)

鹅湖道中二首·其二

人间那有万株松,莫道名山都未逢。

自拄枯藜行不倦,更听斋后几声钟。

(0)

道傍菊有感

昔日曾升君子堂,祇今萧艾与俱长。

可怜冷蝶无时态,尽日伶俜为汝忙。

(0)

登岳阳楼·其一

太史南游上会稽,爱奇端欲助文辞。

萧骚白发离骚国,不到巴陵终欠诗。

(0)

梅花十绝句·其八

十里荆溪溪上梅,故人几日寄诗来。

相应载酒裴回次,忆我去年同此杯。

(0)
诗词分类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诗人
苏辙 杨慎 王安石 张萱 徐熥 陈恭尹 沈周 成鹫 徐渭 刘基 陈维崧 宋祁 皇甫汸 郭之奇 袁宏道 李纲 刘敞 孙承恩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