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庆历亲除后,直到咸淳第四年。
当道豺应惊破胆,通天狐不敢垂涎。
豸冠本古触邪义,麟笔它时责备贤。
八十九翁盲且耄,有徂徕颂献无缘。
自从庆历亲除后,直到咸淳第四年。
当道豺应惊破胆,通天狐不敢垂涎。
豸冠本古触邪义,麟笔它时责备贤。
八十九翁盲且耄,有徂徕颂献无缘。
这首诗是北宋时期的文学家刘克庄所作,名为《贺黄察院》。诗中通过对历史事件的回顾和个人情感的抒发,表达了作者对于时事的看法以及个人的无奈与憾事。
"自从庆历亲除后,直到咸淳第四年" 这两句开篇提及的是时间跨度,从宋仁宗时期的“庆历”(公元1041-1048年)开始算起,到宋英宗时期的“咸淳”(公元1068-1077年),跨越了近四十年的历史时空。
"当道豺应惊破胆,通天狐不敢垂涎。" 这两句表达的是在那个时代,即使是凶猛如豺的恶人,也会被正义所震慑而丧失勇气;即便是妖媚如狐的奸佞也不敢有任何非分之想。这反映了作者对于当时政治清明、法治严格的赞赏。
"豸冠本古触邪义,麟笔它时责备贤。" 这两句中,“豸冠”和“麟笔”都是古代象征正直、公正之物的器物。这两句意味着古代的正直之士能够触及并揭露不正之事,时常用他们的公正来责备那些品德高尚的人。这表达了作者对于历史上正直之士所持态度的敬仰。
"八十九翁盲且耄,有徂徕颂献无缘。" 这两句则是诗人自述,他自己已经年迈到89岁,但仍旧糊涂而不知事,虽然有颂扬之心却找不到机会表达。
整首诗通过对历史的回顾和个人情感的抒发,展现了作者对于当时政治环境的肯定,同时也流露出了个人的无奈与憾事。诗中语言质朴而不失深远,体现了古典诗词中对意境的追求和表达方式上的独特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