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生何用出世早,春风红紫今枯槁。
东篱潇洒一枝秋,向来埋没不如草。
人生涉世亦如此,风雪林中要耐老。
陈君臞然一寒素,清绝谁如叔也好。
十年竟被先畴役,大袖高冠反颠倒。
黄金白璧尽辞去,独与寒花澹相保。
问君对菊何所得,租藉半空诗富藁。
百年芳臭终不歇,一时泯灭岂足道。
君不见渊明对菊无一钱,千古诗名塞穹昊。
物生何用出世早,春风红紫今枯槁。
东篱潇洒一枝秋,向来埋没不如草。
人生涉世亦如此,风雪林中要耐老。
陈君臞然一寒素,清绝谁如叔也好。
十年竟被先畴役,大袖高冠反颠倒。
黄金白璧尽辞去,独与寒花澹相保。
问君对菊何所得,租藉半空诗富藁。
百年芳臭终不歇,一时泯灭岂足道。
君不见渊明对菊无一钱,千古诗名塞穹昊。
这首诗以菊花为题,通过对陈清叔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超凡脱俗品格的赞赏。首句“物生何用出世早”,寓意生命的意义在于顺应自然而非急于求成;“春风红紫今枯槁”则感叹世间繁华易逝,唯有秋日菊花独放其美。接着,诗人将陈清叔比作东篱下的孤傲秋菊,即使过去被埋没,也胜过世俗的荣华。
“人生涉世亦如此,风雪林中要耐老”揭示了人生的哲理,即在困苦中坚守节操。“陈君臞然一寒素,清绝谁如叔也好”赞美陈清叔的清贫而高洁,他的生活简朴,却精神高尚。后两句写陈清叔放弃富贵,只与菊花为伴,表达他对淡泊生活的执着。
“问君对菊何所得,租藉半空诗富藁”询问陈清叔从菊花中获得了什么,答案是丰富的诗才和精神财富。“百年芳臭终不歇,一时泯灭岂足道”强调菊花虽微,但其芬芳永存,人的名声也是如此,不应因一时挫折而轻视。
最后,诗人以陶渊明为例,指出即使贫穷如他,因菊花而留下的诗名却流传千古,超越了物质的贫乏。整首诗通过菊花寓言,赞扬了陈清叔的高尚品格和坚韧精神,同时也寄寓了诗人的人生感慨。
局居厌纷丛,荡志寻岖嵚。
拂衣出城隅,杖策循湖阴。
何年彼真仙,遗宫寄幽岑。
连树窈蒙密,灵洞疑虚沈。
攀条承藓飙,立石弄澄深。
眺睐增殊欢,超忽涓烦襟。
美人逝云远,青草畴与吟。
感昔兴重嗟,会意良在今。
山公悦崇资,嵇氏陶清音。
保真道无违,逐欲情易淫。
顾乏安期资,华鬓能不侵。
虽非尚子贤,傥遂毕娶心。
不奈滴檐声,风回昨夜晴。
一阶春草碧,几片落花轻。
知分贫堪乐,无营梦亦清。
看君话幽隐,如我愿逃名。
芙蓉露浓红压枝,幽禽感秋花畔啼。
玉人一去未回马,梁边燕子三见归。
江头白蘋老波底,尺书不来空相望。
斜吹疏雨湿秋江,霜风暗引芙蕖香,石上菖蒲三尺长。
绿头鸭儿栖萍草,采莲女郎笑花老。
木兰船上动江水,不觉鸳鸯带波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