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陌薰风蚤,笙歌满画堂。
花明春肃祀,云集雁成行。
山拥龙门壮,潮生凤岭长。
莫须悲去住,咫尺是江乡。
柳陌薰风蚤,笙歌满画堂。
花明春肃祀,云集雁成行。
山拥龙门壮,潮生凤岭长。
莫须悲去住,咫尺是江乡。
这首诗描绘了送别场景中的庄重与深情。首句“柳陌薰风蚤”,以早春时节柳树轻拂、微风轻柔的景象,营造出一种温馨而略带离愁的氛围。接着,“笙歌满画堂”一句,生动展现了送别时的热闹与欢愉,通过音乐和装饰华丽的厅堂,渲染出一种既热烈又略显伤感的场面。
“花明春肃祀”则将送别的场景置于春天祭祀的背景中,暗示了对逝者的怀念与敬仰,同时也寄托了对未来的希望与祝福。“云集雁成行”运用比喻手法,将聚集的人群比作飞翔的大雁,形象地表达了众人一同前往的目的地,以及彼此间紧密相连的情感纽带。
“山拥龙门壮,潮生凤岭长”两句,进一步描绘了送别途中的自然景观,山峦环绕,仿佛守护着前行的道路;潮水涌动,象征着生命的延续与不息。这两句不仅展现了壮丽的自然风光,也寓意着对逝者精神的传承与对后人的期许。
最后,“莫须悲去住,咫尺是江乡”表达了对逝者离去的平静接受,以及对相聚与离别之间微妙平衡的理解。这句话既是对逝者的一种安慰,也是对生者的一种启示,提醒人们珍惜眼前人,无论相聚还是离别,都应以平和的心态面对,因为相聚与离别都是生命旅程中不可或缺的部分。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深沉的情感表达,展现了送别场景中的复杂情感,既有对逝者的哀思,也有对生命的敬畏,以及对未来相聚的期待,是一首充满哲理意味的送别诗。
圣主开昌运,贤才集盛时。
朝廷尊贾董,廊庙重皋夔。
儒术时兴举,魁星夜陆离。
公由科第进,政学古人为。
桂席流芳远,薇垣赞画奇。
每嗟慕蔺久,复恨识荆迟。
润物怀春雨,停云忆紫芝。
斯文蒙眷恋,教化赖维持。
绿水红莲幕,苍梧翠竹姿。
贞清心自洁,慎独孰能欺。
案牍灯前稿,梅花岭外诗。
高风时共仰,翘首一相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