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咽离亭,梦寻归渡。今春曾向江南去。
笑人柳絮不知愁,几番弄雪还骄雨。
半榻茶烟,一丝香炷。春光有尽愁无数。
杜鹃啼断夕阳技,月明又到花深处。
水咽离亭,梦寻归渡。今春曾向江南去。
笑人柳絮不知愁,几番弄雪还骄雨。
半榻茶烟,一丝香炷。春光有尽愁无数。
杜鹃啼断夕阳技,月明又到花深处。
这首《踏莎行》是清代词人徐灿所作,描绘了离别之情与无尽的愁绪。开篇“水咽离亭,梦寻归渡”,以水声低沉和离亭的寂静,渲染出离别的凄凉氛围,仿佛连水都带着离人的哀伤。接着,“今春曾向江南去”回忆春天的江南之行,反衬此时的孤独和思念。
“笑人柳絮不知愁,几番弄雪还骄雨”运用拟人手法,柳絮象征着飘忽不定的离愁,而无论是弄雪还是骄雨,都加重了词人心中的愁苦。接下来,“半榻茶烟,一丝香炷”,通过日常生活的细节,进一步烘托出词人内心的孤寂,袅袅升起的茶烟和香烟暗示着时光的流逝和无尽的思绪。
“春光有尽愁无数”直接点明主题,春光虽美,但终有尽头,而词人的愁绪却如江河般绵延不绝。最后两句“杜鹃啼断夕阳枝,月明又到花深处”,以杜鹃的悲鸣和月夜花丛的景象,将词人的愁绪推向极致,表达了深深的哀愁和对远方的深深怀念。
总的来说,这首词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离别后的相思之情,情景交融,情感深沉,展现了徐灿独特的词风。
直溪之水清且洌,可以沃我老枯渴。
直溪之风空且阔,可以舒我穷郁结。
自闻西来飞霞佩,使我南望片云隔。
苦无筋力抗尘埃,徒有心事交冰雪。
长庚分光到寂寞,好风流閒无时节。
瘿木岂是罍洗材,歜菹不登鼎俎列。
见何所见斯未信,取非所取毋乃亵。
俗眼滔滔鄂州花,古道卓卓元城铁。
自昔瓮城地最灵,而况金坛人更杰。
漫塘词源有流传,实斋理学素磨切。
忽乘朝阳下赤城,坐觉文星灿东浙。
龟手之药或以封,皋皮之座啸自彻。
糠秕在前吾不妨吾后,瓦注者巧吾但安吾拙。
教铎重新雷霆鸣,儒流勇赴江河决。
弦诵洋洋正声合,芹藻楚楚生香发。
北斗泰山收宝望,东观蓬莱是途辙。
何时镫前相对一杯酒,未见颜色惟看山中秋夜月。
《寄台教王吉甫》【宋·陈著】直溪之水清且洌,可以沃我老枯渴。直溪之风空且阔,可以舒我穷郁结。自闻西来飞霞佩,使我南望片云隔。苦无筋力抗尘埃,徒有心事交冰雪。长庚分光到寂寞,好风流閒无时节。瘿木岂是罍洗材,歜菹不登鼎俎列。见何所见斯未信,取非所取毋乃亵。俗眼滔滔鄂州花,古道卓卓元城铁。自昔瓮城地最灵,而况金坛人更杰。漫塘词源有流传,实斋理学素磨切。忽乘朝阳下赤城,坐觉文星灿东浙。龟手之药或以封,皋皮之座啸自彻。糠秕在前吾不妨吾后,瓦注者巧吾但安吾拙。教铎重新雷霆鸣,儒流勇赴江河决。弦诵洋洋正声合,芹藻楚楚生香发。北斗泰山收宝望,东观蓬莱是途辙。何时镫前相对一杯酒,未见颜色惟看山中秋夜月。
https://shici.929r.com/shici/RJ7vld.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