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题同年戴宪长苍山赋别卷》
《题同年戴宪长苍山赋别卷》全文
明 / 唐胄   形式: 古风

滇东一望无烟烽,鲁溪镇节歌儿童。

一帘如水澈底冽,百鍊似铁空炉红。

闻道点苍西特起,灵飘秀技耸海宇。

策马不惮骋十里。

云蒸石骨千窍奇,雪积朱炎万野洗,坚不磷兮白不滓。

地为河岳人之理,天涯相伴真尔汝。

朝摘山巅天上星,暮濯山麓海之洱。

景高足称两止止,凌虚气岸实相倚。

忽来山势高巃嵷,凭高亦任云荡胸。

八荒四海来双瞳,烟消云散清太空。

作文赠者谁宗工,文气清劲山争雄。

石纹耿耿雪荧荧,读之海内惊高风。

天书忽报来九重,滇氓忧驾离匆匆。

食祝不用图翁容,日日见山如见翁。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云南苍山的壮丽景色和诗人与友人的深厚情谊。开篇以“滇东一望无烟烽”展现广阔辽远的边疆景象,“鲁溪镇节歌儿童”则描绘了边镇的宁静生活。接着,“一帘如水澈底冽,百鍊似铁空炉红”运用对比手法,生动展现了山川的清澈与铁炉的炽热,象征着自然与人文的和谐共存。

“闻道点苍西特起,灵飘秀技耸海宇”赞美了点苍山的独特魅力,其“云蒸石骨千窍奇,雪积朱炎万野洗”更是将山中云雾缭绕、雪峰皑皑的景象描绘得栩栩如生。接下来的“坚不磷兮白不滓”表达了对山石坚韧不拔品质的赞美,同时也寓意着人品的高洁。

“地为河岳人之理,天涯相伴真尔汝”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以及朋友间的深厚情谊。“朝摘山巅天上星,暮濯山麓海之洱”则展现了诗人与友人在自然美景中的自由自在,以及对生活的热爱与追求。

“景高足称两止止,凌虚气岸实相倚”表达了对美景的赞叹和对友情的珍惜。“忽来山势高巃嵷,凭高亦任云荡胸”描绘了面对高山时的豪迈与自由感。“八荒四海来双瞳,烟消云散清太空”则象征着视野的开阔和心灵的纯净。

最后,“作文赠者谁宗工,文气清劲山争雄”表达了对友人才华的赞赏,以及两人之间文采飞扬的交流。“石纹耿耿雪荧荧,读之海内惊高风”是对友人作品的高度评价,认为其如同山石般坚定,如同雪花般纯洁,令人敬佩。“天书忽报来九重,滇氓忧驾离匆匆”则暗示了友人即将离开,表达了对友人离去的不舍之情。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情的表达,展现了云南苍山的壮美风光和诗人与友人间的深厚情谊,同时也蕴含了对自然、人生、友情的深刻思考。

作者介绍

唐胄
朝代:明

广东琼山府城东厢攀丹村(今属海南省海口市琼山区国兴街道) 人,字平侯。弘治十五年进士。授户部主事,累迁户部侍郎。世宗欲攻安南,胄极言不可。嘉靖十七年,世宗欲祀生父献皇帝明堂,配上帝,胄抗疏,力言其非。下诏狱,削籍归。
猜你喜欢

和彭进士感怀

人生谁肯便甘休,遇酒逢花且共游。

若向云衢陪骥尾,直须天畔落旄头。

三编大雅曾关兴,一册南华旋解忧。

四海英雄多独断,不知何者是长筹。

(0)

西施

西施越溪女,出自苧萝山。

秀色掩今古,荷花羞玉颜。

浣纱弄碧水,自与清波闲。

皓齿信难开,沈吟碧云间。

句践徵绝艳,扬蛾入吴关。

提携馆娃宫,杳渺讵可攀。

一破夫差国,千秋竟不还。

(0)

古风·其五十八

我到巫山渚,寻古登阳台。

天空綵云灭,地远清风来。

神女去已久,襄王安在哉。

荒淫竟沦替,樵牧徒悲哀。

(0)

送王孝廉觐省

彭蠡将天合,姑苏在日边。

宁亲候海色,欲动孝廉船。

窈窕晴江转,参差远岫连。

相思无昼夜,东泣似长川。

(0)

再游洞神宫怀邵羽人有感

重向烟萝省旧游,因寻遗迹想浮丘。

峰头鹤去三清远,坛畔月明千古秋。

泉落小池清复咽,云从高峤起还收。

自惭未得冲虚术,白发无情渐满头。

(0)

送韦整尉长沙

远远长沙去,怜君利一官。

风帆彭蠡疾,云水洞庭宽。

木客提蔬束,江乌接饭丸。

莫言卑湿地,未必乏新欢。

(0)
诗词分类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诗人
陶安 孙觌 释绍昙 耶律铸 姜特立 郑真 王渐逵 曾丰 石宝 王圭 徐庸 李流谦 凌云翰 贝琼 强至 程公许 孙一元 欧必元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