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梅花歌与崔子玉诸公饮花下作》
《梅花歌与崔子玉诸公饮花下作》全文
明 / 区大相   形式: 古风

江南气候足妍和,燕地风沙本自多。

惟有梅花解人意,乡关客舍共芬华。

当年花里故人别,今日花前为谁折。

玉碗银缸赏已新,毡毹锦帐香未歇。

醉把瑶华揽子裾,莫教羌笛怨离居。

上苑花枝犹若此,故园春色定何如。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江南与燕地的不同气候特点,以梅花作为连接两地情感的纽带,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深切思念。首句“江南气候足妍和”描绘了江南温暖宜人的气候,接着“燕地风沙本自多”则对比出北方的风沙之苦。然而,无论环境如何不同,梅花却能跨越地域界限,成为连接两地情感的桥梁。

“惟有梅花解人意,乡关客舍共芬华”一句,诗人借梅花的形象,表达了对家乡的怀念之情。梅花不仅在江南与燕地同时绽放,其芬芳也跨越了时空,成为了诗人情感的寄托。接下来,“当年花里故人别,今日花前为谁折”两句,通过回忆与故人的分别,以及现在独自折梅的动作,进一步深化了对故乡和亲朋的思念。

“玉碗银缸赏已新,毡毹锦帐香未歇”描绘了宴会上的奢华场景,但即使在这样的环境中,诗人的思绪仍然飘向远方,对故乡的春色充满了想象。“醉把瑶华揽子裾,莫教羌笛怨离居”两句,诗人以酒醉的状态,试图抓住眼前的美好,避免羌笛声中蕴含的离愁别绪,表达了对现实与理想的矛盾心情。

最后,“上苑花枝犹若此,故园春色定何如”以上苑(皇家园林)中的花枝与故乡的春色进行对比,表达了对故乡春色的无限向往。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巧妙的对比手法,展现了诗人对故乡的深深眷恋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作者介绍
区大相

区大相
朝代:明

广东高明人,字用儒,号海目。区益子。善为文,下笔千言立就。万历十七年进士。初选庶吉士,累迁赞善、中允。掌制诰。居翰院十五年,与赵志皋、张位、沈一贯等有旧。赵等先后当国,大相皆引避不轻谒。后调南太仆寺丞,以疾归,卒。工诗词,皆严于格律,为明代岭南大家。有《太史集》、《图南集》、《濠上集》。
猜你喜欢

过常州府城

城郭恒教按辔过,觐光不许佽飞诃。

闹街自觉恬熙象,僻壤犹怀疾苦多。

一度民情亲一度,无颇王道正无颇。

越吴襟带舟车会,良有司存应若何。

(0)

蜀冈

何山不自西南来,昆崙地脊支派开。

参军文赋具卓识,图经地纪拘墟皆。

茱萸湾口进轻舫,平山堂上聊徘徊。

遥想当时贤太守,二三良友相追陪。

还淳返朴岂无意,要当因民为化裁。

广陵繁华今倍昔,蜀冈地少多楼台。

欧阳廉近吾廉远,近者艰致况远哉。

居今志古讵易事,蜀冈之什因兴怀。

(0)

题平山堂

贤守建堂邻大明,江南山色与檐平。

家声让彼称三至,朋盍欣兹近四并。

古往今来总佳话,松风水月那閒情。

林泉不异前巡况,一卷真教画里行。

(0)

赐江苏学政刘墉

皖歙嘉能职,吴淞俾董繁。

先经后子史,多行寡文言。

可作化裁法,毋孤简用恩。

繄予勤实政,藻颂不须烦。

(0)

正月廿日德州观灯火

燕九过应灯火收,何当继照赏陵州。

疆连日翼陈宜听,幼挈老扶来不谋。

西漆南油齐属目,缘竿走索讶缠头。

吾民乐即吾心乐,纪载从他故事留。

(0)

示直?总督方观承及其属吏

驱车过瀛州,纵目瞻原田。

原田有积水,冰凝雪铺连。

秋麦既误种,春种亦觉艰。

去岁涝非常,调幕吾恧旃。

赈救或少靳,灾黎何赖焉。

村行历观民,色实鲜饥寒。

都称赖麦稔,早收穫潦前。

此语疑信半,况在跸路边。

其不经见者,宁无向隅人。

我惟加实惠,尔其勉勤宣。

官阶大小殊,民父母同然。

各尽保赤心,苍黎庶多全。

(0)
诗词分类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诗人
王昭君 扬雄 晁错 班昭 刘恒 刘秀 甄氏 祢衡 刘启 邹阳 班彪 路温舒 戴圣 向秀 鸠摩罗什 左丘明 韩非 庄周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