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松停翠盖,托根临广路。
不以险自防,遂为明所误。
幸逢仁惠意,重此藩篱护。
犹有半心存,时将承雨露。
孤松停翠盖,托根临广路。
不以险自防,遂为明所误。
幸逢仁惠意,重此藩篱护。
犹有半心存,时将承雨露。
此诗描绘了一棵独立的松树,生长在商山之巅,旁边是一条繁忙的道路。松树并不因为自身所处的地势险要而自我防备,却因此被外界视为明智者的榜样。幸运的是,这棵松树遇到了仁慈和善良的心意,被重视并以藩篱保护。这棵松树仍保有一份对自然的眷恋,时刻准备接受天空赐予的雨露。
诗中通过孤松的形象,寄寓了作者对于坚守本真、不随波逐流的精神赞赏。同时,藩篱的设立也象征着社会对于有价值事物的保护和尊重。在自然景观与人文关怀之间,诗人巧妙地融合了对生命力和美好事物的深情讴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