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芭蕉石榴》
《芭蕉石榴》全文
明 / 徐渭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支]韵

蕉叶屠埋短后衣,墨榴铁锈虎斑皮。

老夫貌此堪谁比,朱亥椎临袖口时。

(0)
鉴赏

这首诗以芭蕉和石榴为题材,通过生动的比喻和形象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独特感悟。

首句“蕉叶屠埋短后衣”,以芭蕉叶的坚韧与短后衣的简朴形成对比,暗示了诗人对朴素生活的向往。芭蕉叶虽平凡,却能抵御风雨,象征着坚韧不拔的精神;而“短后衣”则代表了简朴的生活态度,两者结合,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与简朴生活的深深敬意。

次句“墨榴铁锈虎斑皮”,将石榴的果实比作“墨榴”,形象地描绘了石榴成熟时的深红色,如同墨染一般,富有诗意。同时,“铁锈虎斑皮”则是对石榴外皮的描述,既突出了其表面的斑驳质感,又赋予了一种野性与力量感,使得整个画面更加生动鲜活。

接着,“老夫貌此堪谁比”,诗人自比为“老夫”,将自己与芭蕉、石榴并置,表达了对这两种植物坚韧生命力的赞美,并暗示了自己虽年老但仍保持坚韧不屈的精神状态。这一句通过自我比拟,深化了主题,增强了情感的表达力。

最后,“朱亥椎临袖口时”,引用了战国时期著名勇士朱亥的故事,他曾在袖中藏有大椎,随时准备为朋友两肋插刀。这里诗人以朱亥自比,表达了自己在关键时刻能够挺身而出、勇于担当的决心。同时,这也暗含了诗人对于友情与正义的坚守,以及面对困难时的勇气与决心。

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对芭蕉和石榴的描绘,不仅展现了自然界的美丽与生命力,更蕴含了诗人对生活态度、精神品质以及友情与正义的深刻思考。通过丰富的比喻和生动的场景描写,诗人成功地传达了作品的主题,使读者在欣赏诗歌的同时,也能感受到其中蕴含的情感与哲理。

作者介绍
徐渭

徐渭
朝代:明   号:天池山人   籍贯:绍兴府山阴(今浙江绍兴)   生辰:1521—1593

徐渭(1521年3月12日—1593年),汉族,绍兴府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初字文清,后改字文长,号青藤老人、青藤道士、天池生、天池山人、天池渔隐、金垒、金回山人、山阴布衣、白鹇山人、鹅鼻山侬、田丹水、田水月(一作水田月)。明代著名文学家、书画家、戏曲家、军事家。曾担任胡宗宪幕僚,助其擒徐海、诱汪直。胡宗宪被下狱后,徐渭在忧惧发狂之下自杀九次却不死。
猜你喜欢

琵琶

粉胸绣臆谁家女,香拨星星共春语。

七盘岭上走鸾铃,十二峰头弄云雨。

千悲万恨四五弦,弦中甲马声骈阗。

山僧扑破琉璃钵,壮士击折珊瑚鞭。

珊瑚鞭折声交戛,玉盘倾泻真珠滑。

海神驱趁夜涛回,江娥蹙踏春冰裂。

满坐红妆尽泪垂,望乡之客不胜悲。

曲终调绝忽飞去,洞庭月落孤云归。

(0)

五君咏五首·其五向常侍

向秀甘淡薄,深心托毫素。

探道好渊玄,观书鄙章句。

交吕既鸿轩,攀嵇亦凤举。

流连河里游,恻怆山阳赋。

(0)

岁暮怀人·其十五

台址何年剩可诗,岭名应不罢相思。

轻红三百凭君擘,莫负闽娘十八时。

(0)

岳阳楼联

后乐先忧,范希文庶几知道;

昔闻今上,杜少陵可与言诗。

(0)

福建船政局大堂联

见小利则不成,去苟且自便之私,乃臻神妙;

取诸人以为善,体宵旰勤求之意,敢惮艰难。

(0)

住山后作

光阴倏忽暂须臾,浮世那能得久居。

出岭年登三十二,入闽蚤是四旬馀。

他非不用频频检,已过还须旋旋除。

为报满朝朱紫道,阎王不怕佩金鱼。

(0)
诗词分类
宋词三百首 幼儿必背 小学必背 初中必背 高中必背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诗人
元顺帝 元文宗 杨景贤 商衟 高茂卿 岳伯川 邾仲谊 庾吉甫 脱脱 李寿卿 汪元亨 高文秀 不忽木 睢景臣 陈敷 胡奎 卢龙云 曹家达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